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法的分层     
“法律本身是复杂的,需要不同的声音来表现其多样性。”本文从法的分层出发,分别考查、比较了三大法学流派对法的理解,从而归纳出作者对法的一些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社会法体系的确立与对于社会法概念的界定及其调整对象的认识密切相关,只有厘清社会法的内涵——社会法的定义,才能确定社会法的外延——社会法的体系。基于社会法学界现已形成的有关社会法定义的一些共识,可勾勒出部门法意义上的社会法体系,即由相关的社会法规范所构成的系统。在社会法体系中,以基本稳定的二元结构即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为核心,还包括一些交叉融合现象和逐渐生成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郭榕 《中国教师》2010,(Z1):33-33
<正>社会法是什么呢?比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计划和产业政策法、国有企业法等。这些现代法律主要是解决经济规划、环境保护、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性的问题。这些法律既不是公法也不是私法,因此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家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就有了"社会法"的提法。而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马克思在对市民社会的法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分析中逐步形成并发展了其市民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法的外延概况入手,从法律理念和法律精神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着重分析社会法理念的确立过程及其内容,以此为基础来确立社会法的外延体系和原则体系.笔者认为,关注民生、崇尚社会合作和注重社会协调的社会法理念决定了社会法的外延应该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及相关法律,决定了社会法的原则体系应该以社会协调原则、基准强制原则、社会责任原则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遵循理论研究需要寻根究底的精神,探讨“社会法出现的可能性”是“社会法何以产生”之论辩的起点,也是回答“社会法何以发展”的归结点。探讨法形成的人性动力即人性的法律需要,分析人的本性中关于法律的种种需要所暗含的社会法法律规范诉求,指出法形成的人性动力促使社会法可能出现,个人生存和追求发展的法律需要是社会法出现可能性的直接诱因,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法律需要是社会法出现可能性的根本诱因。  相似文献   
7.
陶菁 《今日科苑》2007,(2):96-96
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包括七个法律部门,其中经济法部门与社会法部门在调整对象上具有一定的交叉,如果将二者合二为一,形成一个统一的基本法律部门——"社会经济法",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社会经济法符合独立性的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法无疑是近来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社会法并不是新近的发明,但就国内社会法的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明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比如作为学科基本概念的社会法含义是什么,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有共识,这在其他学科中是难以想象的。单单这一点就能够折射出社会法的理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对社会法概念的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国内法学界关于中小企业法的性质、地位等及由此引发的许多问题在理论上、立法上一直悬而未决。尽管关于中小企业法性质的观点纷呈迭出,但一个共同点是无一例外地将中小企业法看作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从中小企业法的性质、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特点及中小企业法与经济法的区别上来看,中小企业法和经济法一样都是社会法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思想的说服而忽略能力的提高,以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本文从微观领域的内化——讲练结合法和宏观领域的外化——还原社会法两个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探索。还原社会法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材料的选择;讲练结合法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讲授形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在考虑还原社会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讲练结合法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