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禁之法     
“现在只有一种人说中国的电影形势大好,那就是我们的管家!”邵牧君说道,他分析目前中国的电影界主要存在着三种人:一种人完全跟着官方线路走;另一种人只是大谈艺术,不从观众的角度去考虑,我们不能否认电影本身是娱乐品,这样他们的作品既得不到观众,又不受管家赏识,那么只好寻求国外道路;还有一种人虽然能正确看待中国电影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但是苦于这样的声音发不出来。  相似文献   
2.
35年前的《瞬间》只存在了“瞬间”并不奇怪。拍表现“小舰队”的电影,时机未到  相似文献   
3.
禁之史     
追溯我们对影片实行禁止放映的行为,可以说到1904年慈禧太后的寿辰上。本是大喜之日,却让美国驻北京公使敬献的礼物给“冲”了。公使献给老佛爷的是一台电影放映机和若干部影片。 岂料才刚放映了三本电影,放映机就突然发生炸裂。为此,慈禧大怒,遂下令,以后禁止在清宫内再放电影。  相似文献   
4.
相关禁片     
  相似文献   
5.
禁之论     
新中国电影的“禁片”史大抵始于对《武训传》的批判,在此后的头三十多年中,政治问题一直是电影遭禁的主要原因。譬如《武训传》结合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苦恋》与反精神污染等等。 如果我们沿袭“代”的划分方法来讨论中国“禁片”的历史断代,“第四代”以前的电影人就这样在大风大浪中欢度了他们运动健将般的创作生涯。而当文革后的新电影《苦恋》被《解放军报》的特约评论员带头修理过之后,“伤痕电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