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大部分教师开始适用课件教学模式,而传统存储模式下,教师适用U盘或移动硬盘等传统存储设备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导致学校大量电脑终端感染病毒,以致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给校园网络安全带来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分析,以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邮职院)为例,针对学院实际情况,通过开发云存储网盘系统的方式,充分利用私有云存储存模式对传统存储模式下隐患和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服务学院教学工作,希望能为学院统一管理和数据安全带来一定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当前云计算己成为IT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云计算是为应对企业对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为实现计算资源的高利用率,企业需要构建自己的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私有云平台。虚拟化技术、数据存储以及资源管理技术是构建云平台所需的关键技术。CloudStack是一个开源的IaaS云平台,通过对其架构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云计算。  相似文献   
3.
通过校园网私有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可有效的提升校园网中IT系统的利用率,简化管理模式,降低运维、能源以及空间的总体成本,可有效地解决目前校园网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校校园网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通过分析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参考云计算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私有云计算的架构模式,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有利于校园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省时省力,旨为该校网络整合筹建私有云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是硬件与软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前的网络技术中,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型,也是下一代网络计算平台的核心技术。传统校园网络环境的局限性在于其成本高而性能差、能耗大而资源利用不足。而云计算网络环境具有容易实现资源整合、能够降低能耗、能够保证信息安全和具有虚拟化底层技术支撑的优越性。因此,智慧校园的建设应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集中在一个先进平台上的所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它是在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基础上的新型的计算模式.通过讨论云计算概念、特征和判断要素,对构建高校私有云环境进行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7.
探索云计算的网络架构。针对云服务提供商在网络安全方案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整个网络架构作了仔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云计算的分类、特点,并且以微软私有云为例子,介绍了私有云计算的概貌、系统中心组件、自动化流程和应用程序层的实现原理和细节;然后分析了教学资源平台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把微软私有云融和到教学资源平台设计的各个关键技术中,阐述了私有云为教学资源平台带来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借助云计算技术和IaaS(基础设施既服务)的模式,在校园建立统一的私有云计算中心。通过VMware虚拟化技术减少了物理服务器数量,提升了服务器使用效率,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整合存储架构,消除“信息孤岛”,备份容灾架构的实施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校园私有云的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复用,提升了信息中心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教学改革,推崇自由共享、互助协作的教与学思想.而今云计算带来了“集中整合、资源共享”的全新思维模式.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本质特性,本文通过对云计算和私有云在高校教育信息平台搭建中的有效应用的探索,提出构建云共享网络模式,旨在试图帮助学习者摆脱技术瓶颈,提升群体思维能力,有效互动协作,有效开展云学习.为了对私有云系统的性能进行预评估,本研究模拟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仿真平台的搭建,以提升校园网络的延展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的云共享网络模式和私有云环境,具有超强计算能力,能够将数字化学习推向更高阶段,有益于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同时这一共享模式能支撑高校的高端实验项目和科研项目,让现代信息技术切实为高校教学改革和信息化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