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其坤 《语文知识》2006,(10):16-16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入诗,脍炙人口。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中有一首生动地描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2.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秋冬才是应该进补的季节,但《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作“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思是说要适应四时来养生,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那么,春夏时节该补什么、怎么补?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晤叫“阳逢阳旺,阴逢阴盛”,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火上浇油”吗?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离不开阴和阳,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叫汗。  相似文献   
3.
秋冬行刑”学说尽管肇始于先秦时期,但进入立法和司法领域并法制化却是在汉代.汉代推行“慎刑”法制文明建设的历史潮流和刘安、董仲舒对“秋冬行刑”学说的创新推动了“秋冬行刑”学说从理论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重刑主义,在执行死刑时,无不以增加犯人死亡时的痛苦为能事,但为了掩盖其暴虐的本性,却号称是执行“天罚”,实行“秋冬行刑”。  相似文献   
5.
色彩 2004年秋冬色彩以暗色为主,并且沉稳与温柔并重.浅棕色系从米色、咖啡色到红褐色:雪松绿、猎装绿以及烟煤的黑色:银灰色、红色和葡萄紫色则作为点亮的色彩.新一季秋冬男装在暗色中透着温暖,让整个冬天不再寒冷.  相似文献   
6.
"秋冬行刑"学说尽管肇始于先秦时期,但进入立法和司法领域并法制化却是在汉代。汉代推行"慎刑"法制文明建设的历史潮流和刘安、董仲舒对"秋冬行刑"学说的创新推动了"秋冬行刑"学说从理论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7.
杨力 《老年教育》2014,(7):52-52
<正>"顺":养生跟着季节走《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的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相似文献   
8.
自然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提升与维护机体自然免疫力,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冲lt~i.L为,人与自然同源、同道,“阴平阳秘”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佳生理状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顺时摄养原则,就是顺应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的调养,以保养正气,维护机体自然免疫力,从而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的必要措施.在21世纪,为追求健康长寿,对免疫干预充满执着期盼的健康、亚健康群体,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977漫忆     
一 一年又一年,一岁又一岁,一步步走下来,我已经走完80个春夏秋冬. 我没有日记.以前写过,后来不写了,原有的也烧了.为什么?因为我年轻时所处的岁月,日记很容易招来麻烦,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表意的灵动多姿,都容易被创造性地利用,使之成为用于批判的材料. 找回跟1977相关的记忆,光凭脑子所记,可能写不准确.正在为难之际,忽然想起,前些年父亲给我寄来一捆信,是我过去写给他的.因为太厚,没时间看,所以一直没有打开.  相似文献   
10.
认识我的人都戏称我是“考试专业户”。从1990年中专毕业至今,各种各样的考试就没有间断过,尤其是自学考试已经伴我走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