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年来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我总感觉到,不少学生学习数学总是停留在满足教学常规学习,听课、做作业上,尽管也有些学生可以解答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但总觉得他们没能真正感悟数学,喜欢数学,为此自己也总是心存遗憾,遍觅良方,不久前听同事的课,很受启发,顿生与同行分享之心.  相似文献   
2.
3.
较全面地探讨了秦九韶与湖州的关系。认为:秦九韶与湖州人吴潜和陈振孙关系密切,但其履历颇受周密的影响;秦九韶寓居湖州是为了照顾母亲,他的故居就在“会上”;湖州特殊的环境为他撰写《数书九章》提供了很多素材;清末湖州人给秦九韶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方程发展史     
古代中国是一个在世界上数学领先的国家,用近代科目来分类的话,可以看出在算术、代数、和几何各方面都十分发达.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初等数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一)属于算术方面的材料大约在3 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这些运算只是一些结果,被保存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乘除的运算规则在后来的《孙子算经》(公元3世纪)内有了详细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刘玮 《中学科技》2014,(11):20-21
秦九韶创造的“大衍求一术”,开创了系统的一般一次同余式组解法的先河。在中世纪,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数学的最高成就,即使在当时的世界领域中也是处于最先进的水平,比西方同类解法早500多年。  相似文献   
6.
题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1/2cm,51/2cm和1cm,求它的面积.分析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可用海伦公式或秦九韶公式。但我发现了一个更巧妙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们熟知的三角形面积与三边的关系,即现存的海伦公式 :Δ=√s(s-a)(s-b)(s-c) 其中s=(1)/(2)(a+b+c),a,b,c为三角形边长,Δ表示三角形面积,是希腊数学家海伦提出的,又据阿拉伯数学家比鲁尼称,该公式源于阿基米德,这个考证也得到了公认.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习惯地叫该公式为海伦公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数书九章》中的秦九韶算法就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只奇葩。文章探讨了如何理解"秦九韶算法"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数书九章》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于1247年写成的一本数学名著。这部数学杰作在数学理论与计算技巧等方面都有独创,其中求解一次方程同余组的"大行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秦九韶(约公元1202~1261年),字道古,四川安岳人,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著有<数书九章>,全书为十八卷,共81题,分九大类.秦九韶除了在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式组的完整解法方面有杰出的研究之外,还掌握了以三角形三边之长求其面积的方法.如<数书九章>卷五中第二题,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