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乐坛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风"流行歌曲浪潮.本文在总结分析"中国风"现象来龙去脉的基础之上,运用阿多诺的流行音乐理论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一个较为深入的批判性解读,认为中国风歌曲在制作上存在着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的特点,在听众接受上存在着精神涣散和听觉退化,而其具有的怀旧情结能够起到社会粘合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西教育》2012,(11):25-25
<正>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时时刻刻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工作的态度以及一点一滴的所作所为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人格力量的作用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大得多。儿童以自己的视角在观察着社会,观察着老  相似文献   
3.
正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并调动学生的思维。然而,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有些英语教师忽视了提问的艺术性,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着实值得探讨。一、提问要简明扼要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当学生听了"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Why did these boys plant so many trees?"此类问题后,即可了解其意义,而且能够把问题记在头脑中。若问题像"Why did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从幼儿园的宽松环境突然转入到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来,还有些难以适应,注意力大约只能保持最初的十到二十分钟,就开始走神,精神涣散了。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紧扣连续注意的黄金时间,又如何在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时,吸引学生注意,使他们重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呢?针对以上现状,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