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宏 《海外英语》2011,(14):25-26,28
回指问题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语言学各领域对回指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诸多争议和理论局限性。回指的选择和释义涉及句法、语义、语用、认知以及社会文化规约等诸多因素,涉及话语参与者双方和语境的互动。要全面、合理地解释它,必须把相关因素整合到一个理论体系中进行综合考量。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理论整合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证时限制度作为民事证据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利于诉讼证明任务的完成和举证责任的落实,有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有利于诉讼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及程序的安定.综观中外举证时限制度的有关规定,其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我们需要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两大法系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考凝眸]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它们都把“扣题”摆在最前头。一般而言,依照扣题的程度,可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分析偏离题意的作文,大致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马成鸣 《今传媒》2007,(7):54-56
2006年底搜索引擎巨头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视频共享网站YoTube,这一收购事件又成为这一年互联网业界的一大焦点.同时,网络视频也以这样的高姿态彻底出现在了公众面前.综观网络视频发展的几年历程,单单从传媒巨头对网络视频共享的关注度可以看出网络视频共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对于如何定义网络视频,学界却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5.
王瑞强  康正 《今传媒》2007,(12):11-13
至今,中国教科书对于新闻的定义依然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人和事",这致使成长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都市生活类报纸,在近20多年的新闻实践和探索中,仍然经意不经意把历史类新闻题材忽略,或者根本提不起兴趣.综观近年国内都市报纸对于历史题材的新闻挖掘和运作,鲜有突破,偶有策划虽涉及历史题材,也往往沦为意识形态较强的"样板戏",实与新闻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6.
综观世界上体育发达国家,对病弱学生的保健体育课都给予足够重视,为了全面完成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任务,亟待加强对病弱学生保健体育课的教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汉语网络新词独具中国特色,在简要介绍了语用分相说与综观说之后,以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为理论基础,对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进行探讨。指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综观的视角出发,参照认知结构,顺应社会语境,注重文化衔接,最终提高汉语网络新词译文的准确性与得体性,从而有效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必宗经说     
《文心雕龙》云:"文能宗经,体有六义。"《颜氏家训》亦谓:"夫文章者,原出五经。"二者皆以为经学与文学息息相关,允属确论。综而考之,兹事宜有四端值得当今经学界与文学界共审观之:一端,群经是往圣垂教后世之千古至文,其自身的文学价值应予充分认定。二端,古之文人以读经为本,群经对历代作家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形式之影响应予认真品评。三端,经术长期风行于古代社会,经学在文学思想领域的渗透作用应予深入考察。四端,经学既属过去亦属未来,今后中国文学的创作旨趣是否仍需毋忘宗经之道应予切心体会。总此四端,于经学与文学关系之研讨,盖有承前启后之益。昔儒称:"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其此之谓欤?  相似文献   
9.
综观法和描述法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论部分。综观是对日常语言使用情形的全景式的快照,描述是对日常语言具体使用情况的记忆式的显现。综观是描述性的综观,描述是力求综观的描述;综观可以减少独断的风险,描述让我们看到哲学的平淡无奇。  相似文献   
10.
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构建阅读社会"的号召,并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以来,今年已经迎来了第14个"世界读书日".这个不分国度与肤色的节日,充分表达了人类对文明发展的信心和期盼,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