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关注的对象是,政府与群众互动热线类广播。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广播媒体中的舆论监督、理政服务类栏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到目前,已有20多家省级电台、100多家地市级电台开办了这类栏目。尽管各电台此类栏目的侧重点各异,名称也不尽相同,但是,却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在承担并履行着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职能。因此这类热线栏目受到各地党委政府、广大群众、广播媒体的普遍欢迎。国务院一位领导同志也认为,这类节目集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于一体,做法很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冯露 《记者摇篮》2004,(1):26-26
新闻舆论监督是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党纪监督等硬控制手段的增效剂, 是群众监督的一种形式。随着新闻改革的蓬勃发展,新闻媒体监督意识空前强化,它有力地保障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打击了歪风邪气,匡扶了社会正气。其中,晚报受众群体庞大,新闻舆论监督覆盖面广、影响力大, 因此具有新闻舆论监督的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把制度建设落到实处.为此,要从严要求领导者,强化党内监督机制,坚持群众监督,彻底清除形式主义,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这与干群关系主体发生变化有很大的互动关系.为了改善干群关系,必须从干群主体的三方(群众、村干部、乡干部)自身查找原因,并通过村干部角色回归、乡干部工作重心转变、群众观念更新,努力改善农村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官僚主义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在分析高校官僚主义的各种表现,危害,基本特征及高校官僚主义的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高校官僚主义的有效措施和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6.
群众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和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承构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选择,而且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趋向。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了新时期群众监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可见我们党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新闻记者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注意策略和方法,讲究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8.
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准确把握主题,紧紧围绕核心,坚持"高标准、严落实、有特色"的目标要求,确保学习教育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并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是推动党内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实践,也是河南师范大学进一步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区域示范性大学”的迫切需要。学校要准确把握主题,紧紧围绕核心,坚持“高标准、严落实、有特色”的目标要求,确保学习教育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9.
群众监督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或通过一定的专门机构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制定和执行各项制度、方针、政策以及他们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的活动.文章由此论述了要切实保障群众监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