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毛瑞方 《历史档案》2006,24(3):10-15
明代中叶,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出于耶稣会传教事业的需要,1613年,时任在华耶稣会会长的龙华民(Nicolaus Longobardi)派遣比利时人金尼阁返回欧洲,向教皇汇报在华教务,同时请求增派教士来华,设立中国教区,并募集图书,以备在中国建立现代图书馆之用。金尼阁于1614年到1618年间在欧洲募集西方图书七千部,并将它们带回中国。西书七千部入华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七千部西书的募集者金尼阁,作为一名天主教耶稣会在华传教的杰出骨干之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他的传教思想、募书动机、募书原则、募集过程,是七…  相似文献   
2.
马相伯     
教育家马相伯,原名志德,又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晚号华封先生。他于1840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丹徒一个天主教家庭。8岁入塾读书,先学天主教经典,后学儒家书籍,但他喜欢探询天象奥秘。11岁进入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创办的教会学校——徐汇公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先后获得文科奖赏、圣学奖赏、西文奖赏等。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法国耶稣会士的来华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法国耶稣会士来华的动机、传教的概况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明末入华的欧洲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人逐步确立了"合儒易佛"的传教路线,将佛教作为批判对象。一个半世纪之后,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主编的巨著《中华帝国全志》刊行,本文以该书原典为基本材料,通过实例揭示这部被视作"西方早期汉学三大名著"之一的著作对耶稣会"易佛"方针的沿承。  相似文献   
5.
中国礼仪之争是天主教传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牵涉到了罗马教皇和中国皇帝,给17和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围绕这场争论,天主教各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遣使会士德理格从反对中国礼仪到赞同中国礼仪的转变表明中国礼仪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文化冲突,也说明中西文化只有经过碰撞冲突才能达到认同。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对蒙古地区的发现及认识开始于蒙元时期。明代由于东西方隔绝,西方人对蒙古地区仅有间接的听闻。西方耶稣会士对蒙古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研究,为西方对蒙古地区及蒙古民族的关注及研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蔡秉旋 《集邮博览》2009,(12):30-31
澳门是世界上开办邮政较早的地区之一,邮政事业始于1825年,1869年6月设立第一个邮局,1884年3月1日发行第一套"皇冠"普通邮票,1898年推出第一套纪念邮票《伽马发现印度400周年》。澳门邮票可分为三个时期:澳门邮政自主前发行的邮票(1884—1980年);澳门邮政自主后至回归前发行的  相似文献   
8.
9.
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万历年间来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在澳门、广州、肇庆、韶关、南昌、南京、北京、苏州等地长住过,他的笔记零散猎取了明代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生活习俗各方面见闻,可当野史读。笔者从这部主要是传教史的札记中撮取一些点滴趣闻,集成一束,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松龄(Augustin F.Hallerstein,1703—1774),斯洛文尼亚人,乾隆初年来至中国,在钦天监任职31年(任监正28年)。但对他的研究,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应有重视。近年斯洛文尼亚学者从欧洲各地发现了一批刘松龄的私人信件,不但涉及天文科学、传教事业,还涉及对中国文化的赞颂,以及对乾隆朝政治的批评(由于篇幅等限制,有关研究将期以他日),弥足珍贵。本文是笔者访问斯洛文尼亚归来对双方研究的一个小结,从各个方面阐述刘松龄的所作所为,并结合新的“近(现)代史观”,对其略作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