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正强 《现代传播》2007,4(1):40-43
胡愈之半个多世纪的进步文化出版生涯中,对外传播成绩卓著。尤其是在抗日救亡斗争和随后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我国很多对外传播工作,即在他的参与、组织和推动下顺利开展,为争取世界民主进步人士同情和支持中国民族解放大业,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胡愈之,1896年9月9日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他十八岁就从事编辑工作,是我国新文化出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总观胡愈之的一生,他对进步的文化出版事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人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胡愈之在三农图书策划出版方面的做法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其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大背景下三农出版的启示,希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三农图书出版能够既服务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又为自己开辟出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胡愈之(1896~1986),著名政治活动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专家、翻译家。胡愈之生命的90个春秋,恰值世界局势错综变幻、中国从纷乱走向独立、从贫困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时代。民族的觉醒、文化的碰撞、社会的变革,造就了一代追赶世界潮流、引领时代步伐的民族风云人物。夏衍在其纪念胡愈之的文章中,赞其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伟大时代应运而生的思想、学识和才艺卓绝的巨人。著名出版家姜椿芳也高度评价胡愈之的世界眼光,称其引导中国人民放眼世界,用中国人的眼光看世界,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朱农 《出版史料》2009,(1):30-35
沈雁冰(茅盾)致范用的信 前由戈宝权兄转致尊意,因迁居诸事栗六,至今始能报命,为歉。字太劣,聊博一笑耳。另两纸乞转交宝权兄为荷。此致敬礼,并颂。  相似文献   
6.
胡愈之的编辑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步化新闻出版事业的先驱胡愈之,是杰出的编辑、记、评论家,在他主编及参与的众多刊物的编辑出版活动中,体现了其鲜明的编辑风格:基于正确预见的策划;高效出色的撰写;颇具创新色彩的编排;服务大众的读观。他的编辑思想、丰富经验、过人才能和创造精神,是他在化新闻出版界出色地开拓一个又一个领域的事业并为之作出卓越贡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钩沉     
正1986年3月6日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逝世1986年3月6日,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文艺理论家、中科院院士朱光潜逝世,享年89岁。1924年,朱光潜撰写第一篇美学文章《无言之美》。在上海与叶圣陶、胡愈之、夏衍、夏丐尊、丰子恺等成立立达学会,创办立达学园,广泛进行新型教育的改革试验,倡导教育的自由独立。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安徽大学任教,是我国当代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协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8.
胡愈之在译介出版工作中积极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推介先进思想,为我国的翻译出版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译介出版的国外书刊特别是《西行漫记》,在出版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推动中国现代性进程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胡愈之对译介出版事业的热情执着及其民族情怀、译介理念不仅在当时发挥了时代先锋的作用,而且为今天的翻译界、传播界树立了职业标杆,值得学界进一步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情结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因此也是《新华月报》的同龄人。人的一生没几个27年,而我偏偏与《新华月报》这份刊物结缘27年,存有一份永远的情结。1982年9月,我这个从上海到江西插队的知青,从大学哲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人民出版社,又被社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