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红色碑刻档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苏皖解放区就领导了有组织的治淮活动,现存1945年淮宝县政府所立“永保群众利益碑”提供了历史见证。该碑作为红色实物档案,承载了解放区政权建设、淮河治理的红色记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使命,也为后来新中国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加强对红色碑刻档案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对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记忆、赋能时代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邮》2000,(12):34-34
苏皖边区邮政管理局是以苏中、淮南、淮北、盐阜等区交通总站(局)为基础,合并改组而成的,局长荣健生就是原来苏中交通总站的站长。1946年边区邮管局建立后不久,即发行以毛主席像为主图的2角及以下的低值邮票和以火车头为主图的2角5分及以上的高面值邮票各一套。随即通知从4月1日起停用以前各区的邮票,但不少单位和人个仍然无意或有意地继续。  相似文献   
3.
龚敏秋 《生活教育》2011,(14):54-5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在我眼中,每一个儿童都是一朵花儿,不同的花朵需要不同的土壤滋养,只要找到一片适合花朵成长的土壤,花朵就会更加美丽地绽放。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用心聆听花朵盛开的声音,记录孩子们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后,中共中央抽调一批长征前在中央苏区工作过的干部回到南方参加新四军整编和中共组织建设,邓振询因党性修养高、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而入选.皖南事变前后,苏南抗日根据地所处的环境十分艰难,邓振询担任苏皖区党委、江南区党委负责人三年多,全面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紧密结合苏南斗争的实际,把握党委工作的全局,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苏皖边区政府为保障妇女政治、经济、接受教育、婚姻自主等诸方面的权益,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并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举措,改善妇女地位,提高妇女政治觉悟,为边区妇女的解放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建国后的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期看点     
<正>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社区教育却存在着质量差、投入产出失衡,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本刊编委、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桑宁霞和研究生赵苏皖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他们在《社区教育产品有效性研究》一文中从社区教育产品的有效性出发,围绕社区教育产品的供给、需求和效能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社区教育产品有效性的建设性的意见:改变供给主体,改善供给模式;探究需求动机,激发参与势能;促进迁移转化,优化产品结果;等等。为社区  相似文献   
7.
8.
苏皖边区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坚持初级教育为基础,普及民众教育制度;坚持职业教育优先,实现教育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立足辖区区位优势,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倡导多方参与,民主办学;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思想素质。这些政策措施使苏皖边区政府的教育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和从有到强的转变。其主要借鉴:构建教育管理模式应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扩大办学规模必须与质量立校相结合;优化师资结构、学校布局应立足于实践的前沿阵地;体现教育为人民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南京市和合肥市的离退休老年朋友参加健身锻炼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南京市与合肥市离退休老年朋友健身动机基本趋于一致,健身项目和场地选择大致类似,健身消费水平都不高等,并对此提出离退休朋友再次建起"终身体育"的信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八年浩劫,加之水旱蝗雹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华中解放区经济衰退,民生凋敞。苏皖边区政府作为战后华中地区统一的民主的地方最高自治政府,励精图治,兴利除弊,在着力恢复边区人民生活与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拥军优抗运动,及时颁布并落实了系统而周详的优抚安置规章条例,有力保障了荣军的经济与政治生活,稳定了后方秩序,激发了前线将士英勇杀敌的士气和人民参战、支前的热情,其一整套荣军举措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红军时期与抗战时期的优恤政策,为建国后我党我军统一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