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卑拓跋部原本是一支从事射猎——畜牧业的草原游牧民族.北魏王朝建立之后设立的一大批官营苑囿和国营牧场就是对其原有的射猎——畜牧业的继承和发展.官营苑囿主要用来满足皇室的各种需求,国营牧场则主要用于满足国家的军事需求以及对于畜产品的消费需求.随着北魏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拓跋族的封建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官营苑囿因其重要性降低而被大量罢除,国营牧场则因其地位的重要性而被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2.
秦臻 《当代学生》2015,(6):26-27
汉高祖刘邦即位之初,采纳萧何提出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的建议,开始了大规模的宫殿苑囿建设,期望借助雄伟瑰丽的建筑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汉武帝即位后,西汉国力日渐强盛,社会更为繁荣富庶,体现皇权意志和皇家气度的大型石雕作为宫殿苑囿的特定装饰蓬勃发展起来。鲁迅曾评价汉代石雕云:"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粗犷豪迈,浑朴古拙。"透过本篇文章,那一座座冰冷的石雕鲜活了起来,跃动着"囊括宇宙、并吞八荒的气  相似文献   
3.
隋媛媛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28-129,138
两汉时期,伴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的发展,造园之风也随之兴起。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汉代帝王为了满足逸游娱乐之需,广建苑囿。汉代皇室苑囿地域开阔,山水交融,树木繁盛,奇珍异兽云集,是汉代帝王游苑的主要场所。他们在苑囿中宴饮游憩,祀神求仙,游乐巡狩,朝会受贺……在近距离的苑囿中实现娱游观戏之乐。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关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原型问题,有言南京旧时随园或明故宫者,有言北京恭王府者,诸说不一。但是,若将大观园的原型,放在明末清初一代文学大家顾景星的家乡、大明皇家园林的荆藩苑囿所在地的蕲州城,则一切真相大白。这主要是因为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其地理特征、园林面积,亭台楼阁等布局,乃至水源流向等,均与建造在长江边一座岛屿之上的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极相吻合。作品与作者本人的生活有其必然的联系。可以推断,大观园应该是顾景星根据其家乡蕲州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及其顾家松园作为主体原型进行创作的。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首先就禅文化等相关概念作一个初步的阐释.接着概略地分析了中国禅文化的发展和及其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及当代建筑建筑环境艺术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着重就中国当代建筑建筑环境艺术如何承传与发扬中国禅文化,设计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环境艺术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进而指出重塑精神家园将也必将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7.
王沂孙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其青年时期的词作,多写风雅闲情、湖山胜景、诗酒流连的生活.南宋灭亡之后,王沂孙常用词来表现故国之思和故土之恋.其词的艺术特色是不粘不脱、不滞色相;用典贴切、精思巧构;沉郁顿挫、立意高远.王沂孙的词作,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丰富了诗词苑囿,为词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梳理传世史料及出土文献,将动物与阴阳相结合,确认秦时动物与阴阳间存在对应关系。延伸到秦代大量苑囿及畜养的珍禽异兽品类,上至飞禽,下至走兽、水中动物等,种类繁多,数目庞大。苑囿功能为秦王或帝狩猎、游乐观赏的场所。畜养珍禽众多,需要大量人员从事管理,涉及苑囿安全、动物饮食、王或帝狩猎管理等,是秦官制系统不可或缺之部分。苑囿管理与出土秦封泥御弄、阴御弄印和阳御弄印等相关联,由此考证苑囿管理机构。御弄从属少府,下设阴阳御弄负责不同类别珍禽异兽,是苑囿管理的中央机构。苑囿之下,有各苑令、丞主管苑囿,苑尉管理禽兽,根据动物种类分属阴阳,设置兽圈,是苑囿管理的"地方"机构。同时通过对阴阳御弄、御弄尚虎等职官解读,探讨秦中央和"地方"苑囿管理系统的职官设置及运作关系。  相似文献   
9.
技工院校新建专业培育面临着现有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宏观性的战略规划,社会调研工具单一、深度不够等现实苑囿。在"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技工院校新建专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需要在师资条件、基础设施、专业内涵、人才市场、社会口碑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培育,以形成新建专业培育的整体合力,提高新建专业的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关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原型问题,有言南京旧时随园或明故宫者,有言北京恭王府者,诸说不一。但是,若将大观园的原型,放在明末清初一代文学大家顾景星的家乡、大明皇家园林的荆藩苑囿所在地的蕲州城,则一切真相大白。这主要是因为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其地理特征、园林面积,亭台楼阁等布局,乃至水源流向等,均与建造在长江边一座岛屿之上的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极相吻合。作品与作者的生活有其必然的联系。可以推断,大观园应该是顾景星根据其家乡蕲州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及其顾家松园作为主体原型进行创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