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诗为历来谢翱诗选所失收的一首,且颇能代表谢翱诗的风格,即“桀鸶有奇气”,“卓炼沉着”,“而概节也卓然可观”。全诗分上下两阙,上阙写步至贺家湖途中所感,下阙写其“所见”;两方面结合起来情景交融,都十分深沉地表达诗人于宋亡之后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相似文献   
2.
正民国社会充满诸多肮脏、凶险、黑幕;诡谲的政坛更难言干净,可是至少在教育这块领域,却非但没被黑暗笼罩和遮盖,还不时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印象。举凡后来一直为人们称道的名师迭出、名校屡现的现象,其最初的微光,就肇始于民国。这样的情状,究其原因,往轻里说,和高层主政者对教育的注重和关照不无关系;往重里论,便是政府对教育"放手"带来的气象。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方面也必须要有懂  相似文献   
3.
从“道”的错置看颜回“衰世人格”及其自我疗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回被后世尊为"复圣",其一生在"道"的错置中艰难寻绎自己的坐标,并试图突破,最终形成了一种非常典型、非常特殊的"衰世人格",它积淀于衰世,肇端于伟大的知趣,一翻艰难求索而不得之后经由一段心灵的落差,浸染了衰世的颓丧之气而最终形成。其突出表征为:心存骨鲠之气,却不岌岌以求反抗之术但也不自甘堕落;身怀不世之才,对现世极为不满却也不在理念与行为上积极开拓、果敢践行;胸有匠心块垒,对治世心存憧憬却特别容易回归精神深处——"生命的原乡",特自律,特容易满足。  相似文献   
4.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摹写一无遗。"是南宋戴复古在《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  相似文献   
5.
<正>劫余幸存小琅嬛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历时百有十年,四代赓续,南北精帙,萃于山左,海内仰之。然而时逢衰世,屡罹兵匪劫掠,藏书星散。天意垂怜,劫余之书万帙归公:宋元珍本归藏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明清普通版本悉归山东省图书馆。可谓不幸中之大幸。海源阁与铁琴铜剑楼齐名,有"南瞿北杨"之誉。瞿氏世居江南人文荟萃之地,占尽地利,收聚满坑满谷,但其家仅是当地富户,子孙多未出仕;而杨家虽在北方,既富拥资财,父子又均为进士出身,跻身官  相似文献   
6.
社会批判是龚自珍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衰世论则是龚自珍社会批判的出发点.龚自珍既有对衰世的揭露,也有对造成衰世根源的分析.龚自珍对衰世的揭露,重在从事实层面对统治阶层的无耻、无能、腐朽进行抨击;而对造成腐朽的根源的剖析,则从制度层面且与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联系起来.而人才是衰世论关注的焦点所在,但是龚自珍不清楚能够带来时代风云变幻的人才究竟是谁,所以,他的理想人才只能归结为"隐"而未露的"山中民".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是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第6课的课题,讲述的是封建社会末期中国的发展与迟滞。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发展概况:一方面,农耕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受到抑制,导致中国最终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近代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貌似太平辉煌"终滑向真正的"衰世凄凉"。所以,中国近代前夜的发  相似文献   
8.
到珠海,人说有三大玩点——海岛、温泉、高尔夫,我一点都没碰,最想看的,是跟唐绍仪有关的东西。就这样,我被珠海新结识的朋友李更,带到了共乐园,一  相似文献   
9.
孔子龚自珍都处在社会制度的分崩瓦解、转折之时,他们对当时的社会严重不满,进行了批判,并且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由于时代及个人的认识层次不同,他们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但更多的表现出了时代的不同,其思想的差异表现了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寻求解救晚清“衰世”的致用途径,借用告子“性无善不善”论,并以佛性阐释,进而倡导“有私”,肯定个性独立,为挣脱封建传统桎梏的个性解放作思想准备,不愧为我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