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郑丽萍 《新闻知识》2002,(12):48-48
1979年10月,我从内地调到深圳市工人文化宫从事摄影宣传工作,担任多家报刊的摄影通讯员。20多年来,在各报社编辑记者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发表图片2000多张,有多幅作品获国家及省、市摄影奖,并出版作品集,年年被各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下面就如何提高新闻图片的见报率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观点。 一、虚心向摄影记者学习,主动与编辑部取得联系 报社专职摄影记者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在纷坛繁重的事物现象中,独具慧眼,摄影通讯员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多向他们请教,深入生活,深入现场抓住新闻  相似文献   
2.
有许多事实,在一些人看来不是新闻,但你只要努力去选取角度,多半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 2005年以来我的发稿量、见报率和好稿入选率都比较高,记者部编辑组的同志约我写篇研讨文章。在此,我结合自己的采写实践,谈点关于寻找新闻角度的浅见。 一、好角度要做到"滴水见太阳"。 马克思说过:"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以小见大的写法是新闻写作的常用方法,即是从生活中挖掘一些鲜活的新闻,即使是写大的主题也力求选择一些小切口进入。2005年初我接受了"农村精神文明新看点"的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3.
秦兴梅 《新闻知识》2005,(11):72-73
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了“开门办报”的习惯,非常重视与读的互动,也非常欢迎通讯员的报料和来稿。当然,稿件需要择优。但通讯员的新闻素质参差不齐,写稿动机不一。记如何帮助通讯员,尤其是基层通讯员提高来稿的见报率,培养新闻源,不仅是许多新入行记的困惑,也是通讯员自身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晓林 《新闻三昧》2005,(12):50-51
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见报率”,进而如何把一般的新闻稿写成重点稿件或登上报纸的头条呢?这是有志新闻事业的通讯员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期发表了工人日报社科教周刊部主任高晓林的章《“小题大做”:通讯员必备的“技巧”》,希望大家认真读一读。通讯员写出上乘的新闻稿件,需要多方面的修养,而听一听编辑一线的指挥员、掌握着稿件“生杀大权”的部主任的忠告,是会大有裨益的。[编按]  相似文献   
5.
凡给报社投稿者,无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早日见诸报端或都能够发表,但这是很难做到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不断提高见报率呢?现在企业界有一句行话,叫做以销定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投稿,也就是说,通讯员在投稿之前,除了在稿件质量上狠下些功夫外,还要对各家报纸进行分析研究,看其设些什么栏目,喜欢哪方面内容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6.
这个题目中的“机”和“巧”如果不加引号,报道员朋友很可能会大吃一惊,甚至误以为我是个“教唆犯”。其实不然。报道员要善于投“机”取“巧”,实际上是当年一个新闻前辈对我的精心点拨.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来不断提高稿件见报率的一个诀窍。  相似文献   
7.
就像季节更替、候鸟南迁这类自然现象一样,新闻报道中也有些题材是一年一度定期呈现的,对这类题材的报道延续多年,渐渐形成范式,成为常规报道。对记者而言,常规报道门槛较低、采写容易、见报率高,应该算是个“美差”,但是,要想在常规报道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却是相当难的“苦差”,而这又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