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2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租赁市场日益火爆,与此同时,汽车租赁诈骗隶随之多发。针对这一现象,文章探讨了政府该如何对汽车租赁行业进行规范和引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对《中国食品质量报》社等4家报社的4名记者汪启明、孟怀虎、卜军、陈金良从事违法违规活动发出通报,上述4人是以新闻报道为名向基层单位和群众敲诈或诈骗财物,已经构成了敲诈或诈骗犯罪。如果说三年前山西繁峙矿难事故报道中11名新闻记者的坠落是因为黑心矿主的物质诱惑,那么《中国食品质量报》社等4家报社的4名记者则是完全由于自身职业道德和社会良知的缺失“,主动”走上的敲诈勒索和诈骗的犯罪道路。从他人引诱犯罪到主动从事犯罪,这一发展过程看似平常,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为新闻工作者、受访者和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2006,(6):79-79
5月15日电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对4家报社记者站记者以新闻报道为名,向基层单位和群众敲诈或诈骗财物的违法违规活动发出通报。通报严肃指出,这几起记者涉嫌敲诈或诈骗案件,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影响了新闻出版行业的声誉。要求各地有关管理部门和各报社针对记者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逐一纠正,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中国食品质量报》社等4家报社记者站记者汪启明、孟怀虎、卜军、陈金良以新闻报道为名,向基层单位和群众敲诈或诈骗财物的违法违规活动发出通报。通报严肃指出,这几起记者涉嫌敲诈或诈骗案件,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影响了新闻出版行业的声誉! 这次通报犹如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新闻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众多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或转载,并作出了相关评论。 据新闻出版总署官员说,此次通报是近3年来,对违法违规记者处理最集中、力度最大的一次。随后。新闻出版总署、中纪委驻总署纪检组联合召开中央新闻单位记者站管理专项工作会议,要求报社记者站对存在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相关部门将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中央新闻单位开设的记者站违纪违规问题自查工作进行检查。 由此,一场针对新闻从业人员腐败问题的打击行动拉开了新的序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申请办理继承权公证中,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和陈述,隐瞒其他继承人,骗取公证书后,向房屋产权登记机构提交公证书,诱使房屋产权登记机构作出错误的产权登记,转移房产所有权,损害其他继承人财产权益。这种行为是一种独特的危害社会行为,符合诈骗罪(三角诈骗)或侵占罪的犯罪构成,应分具体情况以诈骗罪或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严正声明     
正近期,我社连续接到有关学校的电话,反映他们收到印有"教学月刊社"字样的信函。信函内附收款人为"余杭区良渚师训教育咨询服务部"并加盖其印章的发票,款项为"报刊征订费"、"学校办公图书费"及"教学月刊小学版"等,金额不等,并附有汇款户名、账号、开户行等。有关学校来电询问,是否因其征订了浙江教学月刊社的报纸杂志需按该发票付款?收款人为何不是浙江教学月刊社?我社高度重视上述情况,经调查核对有关事实,郑重声明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日,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文就电信诈骗在大学生中如此猖獗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列举校园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及危害,常见手段及套路,从学生群体、发生时间特点、网络信息特点、信息保护等方面分析校园诈骗事件发生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应的防范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河北自学考试》2011,(6):37-37
为了帮助考生及家长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特根据近几年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将招生中介惯用的主要诈骗手段归纳总结如下:(1)假冒招生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高校招生工作人员,吹嘘自己神通广大,诱骗考生填报志愿,之后,又强调录取有难度,同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部分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只好出钱,从而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0.
张威 《现代企业教育》2011,(23):315-3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犯罪分子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并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1997年合同诈骗罪从普通诈骗罪中独立出来,并在新刑法224条中对其进行了规定。通过分析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及把它与经济合同纠纷、诈骗罪进行比较,能更准确的认定合同诈骗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