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5041篇
科学研究   144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60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大量接触和使用语言。话题整合与材料补充能够有效拓展英语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帮助学生多维度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科素养。文章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初中英语教材话题整合与材料补充的基本思路、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路军 《新闻记者》2003,(2):27-29
近十年来,上海广播界有这样一些节目,每天吸引着上百万人的倾听。这里有权威论述,有官民对话,更有百姓评点,共话生活;它从多侧面分析事实,全方位透视新闻,让参与者在交流中完善自我,倾听时分享信息。这些吸引了越来越多听众注意的节目就是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以上海广播界为例,新闻谈话节目有上海人民  相似文献   
3.
包容     
王武镝 《学语文》2005,(3):28-29
北京,六大古都之一,端庄素雅,古色古香;北京。新中国的首都,日新月异,充满活力。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看似矛盾的两个特点,去探讨北京之美的根源所在。“包罗万泉,内涵丰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现代与古典,西方与东方,文章选取一系列典型的事物,形象地告诉读者:正是速海纳百川般的包容,成就了今天北京之美。文章从容不追,扣住“包容”,娓娓道来,写得层次清楚,眉目分明。平时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学素养,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4.
黄琼 《学语文》2005,(3):22-22
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讲求全面对接中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下述四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2004年中考所出现的所有话题,预计也将是今后话题作文取材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学语文文丛》2004,(11):94-95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相似文献   
6.
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 《华夏文化》2004,(2):22-24
县级政权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低一级的基层政权,是封建官僚机构的末梢。其行政首脑称县令或知县。虽然他们品级较低,但在地方行政中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真正的“治事之官”(意即负责实际事务的官)。故此,传统的县令或知县常被称为“亲民官”或“父母官”。北洋政府时期,地方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把以前凡有直辖地方的府、直隶厅、直隶州和厅、州等地方政权,一律改称为县。“县置知事,隶属道尹,为县行政长官”。因此,县知事就成为县级行政机构的行政首脑。纵观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固然与传统的县官有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有着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8.
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话题作文题目。它在2004年的15道高考作文题目中独树一帜.为我们亮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人们惊讶感慨之余.给我们以启示:原来话题作文还可以这样别具匠心地来命制!  相似文献   
9.
求动点的轨迹不止是仅仅求出轨迹上任一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关系,还涉及到范围问题,而这又是考试中较难且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中的一大系统工程.它在中国封建社会选官取士制度的演进过程中诞生并逐步完善.特别是通过长期考试实践总结出来的一整套考试防舞弊措施,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