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因内心焦灼而呈现出的强烈诉说的欲望,化做平静影像下的巨大能量,表明贾樟柯已经挥别作为一名新锐导演创作上的“青春期”.开始了向更成熟阶段的蜕变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拾荒人佝偻的身影一点点走向画面中央,贾樟柯从地下到地面的“漂流”终于如愿以偿地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3.
电影的美学特征包括以下重要的几点:逼真性,假定性,造型性,综合性等,贾樟柯的电影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很有自己的特色.美在于事物的特点,他的电影因其独具特色而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重新唤起去历史化场景和幻想式的、意识形态的象征统一,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选择将破碎而无序的现实的种种寓言搬上电影银幕。以"县城"作为电影视角的焦点,以DV技术为拍摄媒介,贾樟柯的电影刻画了中国快速的社会和经济转型。本文通过考察贾樟柯电影中的"消失"、"拆除"和"移动性"等母题,探讨其对于现实的记录和反应。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让我质疑制度 邓小桦(以下简称邓):请谈谈你们生命里比较重要的书。 贾樟柯(以下简称贾):现在回顾,路遥的《人生》对我非常重要。那是一本80年代的小说,它讲述80年代的农村有一个青年,他很有理想也很有能力,一直想改变农民的生活,想到县城去实践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导演固定与一个女演员合作,并不新鲜。仅中国内地而言,早有张艺谋和巩俐,后有贾樟柯与赵涛,王全安与余男应是最低调的一对。[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崔赫 《传媒》2023,(20):35-37
作为电影修辞学的声音符号在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中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贾樟柯之所以选择运用这些电影音乐既是因为其具有流行音乐史意义,又是因为这些声音符号是贾樟柯电影美学的补充,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强化纪录风格、营造怀旧氛围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故乡三部曲”中,音乐和电影实现了美学和思想的视听互洽,并具有文化认同和文化批判双重媒介意义。  相似文献   
8.
贾樟柯作为中国独立电影导演群体的典型代表,他的电影作品一经问世,便以其对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人文关照和对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承袭,在国内外电影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贾樟柯的电影创作风格,电影界的评论褒贬不一,但他的作品带有极强的个人书写风格,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也颇具独立意味.从贾樟柯出发,对其个人影像的美学特征和文化意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中国独立电影当前的发展情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名为“这就是民国”的文化沙龙活动中,电影导演贾樟柯讲述了想象中的民国,而这个想象源自于他生活的汾阳县城。  相似文献   
10.
正韩寒和郭敬明的电影的唯一成功处,大概只有"自我气质"的嫁接。它们非常全面地充盈着两人不同的价值观,且如他们的小说一样——虽可以自圆其说,但品质各有各的问题。因此,也可以这样说,这是他们个人品牌的商业延伸,却不是艺术的新收获和占领。智慧的边角料太多,缺乏节制郭敬明的电影代表了时代突飞猛进中,对"金钱和名牌生活即是成功"这种"真理"的膜拜,韩寒的电影则代表了不屑于这种膜拜,而刻意突出"平凡""简单",其实骨子里自得、"为赋新词强说愁"、投机取巧的那一种情绪。换句话说,如果说郭敬明的"物质至上"有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