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9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理念不断强化的前提下,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和新闻接地气要求被逐步强化。建立常态化观念,构建常态化机制,对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实践型本质回归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化形式为自觉,从动态向常态,将软任务落实到硬约束的改革过程中,原有的采编思维和理念,广播新闻采编管理的方式和水平,新闻资源整合和利用等方面所出现的审核把关要求不一致等,一直影响着新闻价值和新闻本位的回归和落实。本文以广播新闻的实践型本质回归要求为研究基础,围绕"走转改"改革理念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杰 《新闻世界》2014,(11):53-54
纸媒如何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相结合,实现两促进两不误,克服眼前的困难,实现阵地的坚守与拓展,本文对此谈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3.
"走转改"活动从2011年提出至今,依然具有非常强烈的指导意义,对于实现我国新闻事业的创新与改革意义重大。在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媒介融合不断推进,媒介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广大的电视新闻工作者依然要深刻地领会"走转改"的精神内涵,改变传统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模式,力求实现新时期电视新闻采写工作的创新和突破,为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苗红青 《声屏世界》2016,(11):54-55
县区台记者需不需要“走转改”?回答是肯定的。县区台不仅要走基层,而且还要更深入地走;不仅要转作风,而且还要更彻底地转;不仅要改文风,而且还要更“接地气”地改。  相似文献   
5.
"走转改"是新时期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的新要求;"走转改"符合播音主持创作规律并将之提升;"走转改"让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了新闻锻炼;"走转改"可以升华时政新闻;本文结合近年来播音员主持人及笔者走出演播室深入"走转改",谈新闻采编实践对播音员主持人改语风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报纸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阵地。随着新时代将"走转改"作为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升的重要制度安排,是融合新闻传播规律与宣传事业高度的一项战略举措。本研究针对新闻工作者"走转改"在新时代的常态化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走转改"活动在多元传播格局下还应继续坚持吗?本研究结合媒体发展实际,探讨了无论时代变迁,新闻工作者都应将"走转改"活动作为生命之源。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活动中保持常态化,才能使创造的作品更有温度和深度,这为"走转改"活动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2014,(1):16
为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中宣部提出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走转改活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走转改活动开展的进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简单介绍了走转改活动的本质,并提出几点有效提高走转改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走转改"成为当前中国传媒领域的热门话题。"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常态;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和新要求。本文从"走转改"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关系入手,重点阐述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的新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互促互构"关系。这为当今新闻战线以及其他领域开展"走转改"活动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浩 《新闻世界》2014,(1):12-14
中国现在存在两个舆论场即"民间舆论场"和"主流舆论场"。党报作为"主流舆论场"的重要角色之一,积极促进"两个舆论场"的融合以期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这既是党报的责任,也是党报在互联网时代提升自身公信力的关键所在,而"走转改"为党报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路径和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