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分析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前常用的"校企联合"、"加强实验教学"两种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校企联合的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思路,总结当前管理学科虚拟仿真教学的实验设计思路存在的"过于简化"、"过于复杂化"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营销、生产、财务三大企业基本职能进行实验设计的的总体构想,构建各实验模块的基础指标或参数,包括物料清单、生产时间系列指标、设备运行基本参数、库存控制、渠道、促销等,设计基于上述构想管理学科虚拟仿真实验的结构及其运行思路。实践表明,这种实验结构和运行思路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运行的实际,明确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及任务,实验结果的评价也更加全面和合理。  相似文献   
2.
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出发,组织变革的焦点应集中到将产业需求侧要素与教育供给侧要素充分融合、提高效率上,因此高职院校组织变革要设计“倒科层制”的内部组织框架,着重建设跨专业教学组织,重构内部教育要素的权力指向和角色定位,以期形成与产业要素开放融合的生态平台。  相似文献   
3.
学生通过选择不同专业的科研教学单元学习,能接触到本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并能直接进入教师的科研实验室,比较深入地了解不同学科教师的科研项目,容易实现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相融相通的理念,逐步实现"隔行不隔山,隔行不隔理",初步形成跨学科、跨专业和跨系统的大思维,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得以改善,创新的神秘感被破除,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7,(4):99-103
概述国内外研究和应用BIM的现状,针对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综合实训的现状与不足,从毕业综合实训改革入手,探究基于BIM的跨专业毕业综合实训新模式,并选取了莆田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几年指导实训中所遇到的问题,采用调研、对比的方法,从设计选题、组织形式、过程管理及考核方式等4个方面进行改进。从效果来看,学生实训积极性明显提高,工程设计能力和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专业方向的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之一。信息技术能为各专业方向的名师工作室提供及时共建、共享资源平台,突破工作室专业领域的局限,提供跨专业融合的跨界学习,更大效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这种优质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6.
"沉积岩石学"是地质类高校为跨专业攻读地质学科的研究生设置的重要基础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鉴于跨专业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缺少"沉积岩石学"课程的实验课或者野外认知实习,缺少对沉积岩和沉积相的感性认识,笔者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外语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翻译类工作,逐渐与各行业产生更多元的专业融合,这对外语专业的人才也产生了更为多元的行业需求。传统的日语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人才能力多元化的需求,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面临转型和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跨专业的结合、掌握移动互联网的思维与技能,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创新驱动的创新型、复合型、综合型日语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8.
跨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跨(学科)专业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这一现象,分析了跨(学科)专业研究生在学习中将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跨专业读研的人数日益增多,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适应性问题日益成为学界关心的热点。本研究以北京某高校四所文理不同院系为样本,探求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适应性与专业自我效能及专业学习行为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以及专业学习行为水平的高低对专业适应性具有一定的预测力。因此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自我效能感并建立良好的专业学习行为来提高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文科跨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实验课程开发操作层面经验,总结提炼了基于开放项目的文科跨专业实验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流程。以会展项目策划与运营课程为例,对实验课程开发的五个流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实践,发现文科跨专业实验课程的开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