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类纪念馆是纪念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博物馆,因为主题明确、性质特殊,在展场环境、展示内容、展出文物上都较一般博物馆有更鲜明的个性特征,纪念馆可利用这些特征,结合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办出独具特色的展览。  相似文献   
2.
水井街酒坊遗址是近年来成都城市考古的突破性成果,也是晚近历史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曾当选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它历经明清,延续发展至今,基本连续不断,拥有不同年代、较为完备的各类酿酒设施遗迹,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瓷酒具、食具、工具等遗物,为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藏之  朱子 《垂钓》2002,2(1):50-51
可以想像,人类与鱼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从童年时代起,以采集狩猎为生的人们就开始打着鱼的主意。因为除了野果子,鱼类的确是一种好欺负的动物。在距今四五十万年的猿人遗物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各种鱼骨,这就是人类与鱼儿感情的证明。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人们发现并鉴定出61种动物的遗骨,其中就有鲫、鲤、鲟、鳙、鲇等。  相似文献   
4.
刘鹏 《北京档案》2008,(6):42-43
彭楼建于1272年,元代叫齐政楼,是一座高46.7米、有着重檐歇山顶的建筑,是元大都的中心。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元代鼓楼旧址的东边重建。鼓楼建在一座高高的砖台上,红墙绿瓦,十分壮丽,是古代向全城报时刻的中心。原来定时的计时器是“铜漏壶”,定更的“更鼓”。“铜漏壶”相传是宋代遗物,制作极为精巧。壶内室有四个漏壶,  相似文献   
5.
余伟 《中国档案》2004,(12):25-26
褒扬革命烈士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收集、整理、陈列革命烈士的史料和遗物,宣传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献身精神和高尚品质。多年来,各级民政部门通过抢救性工作,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烈士史料,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统计,通过利用烈士史料全国民政部门共编纂出版了褒扬烈士的书刊音像制品300多种,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这些不可多得的革命传统教育教材,对于宣传和颂扬烈士,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化之一。因山东泰安县大汶口遗址是比较早的发现,最具代表性而得名。大汶口化的年代为距今6300-4300年,延续约2000年左右,根据其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  相似文献   
7.
城墙旧事     
老县城西边,有一段旧城墙,民间叫西大墙。据说这段城墙很有历史,是战国时代的遗物呢。没事的时候,我和伙伴们常常在这段旧城墙上爬上爬下追逐,或是钻来钻去捉迷藏。有一次,我们又在旧城墙上玩,来了一个老头儿,他站在旧城墙根下,长时间地看,然后吸一口烟,若有所思。我们感觉老头儿很面善,很慈祥,于是就围过来问他是谁,到  相似文献   
8.
我没有三姨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给学生讲了化石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老师说这一涵义中包括"三遗",即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第二节课,老师提问一名学生化石的涵义,该生却答不出来。这时,旁边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谭维四 《收藏》2007,(7):112-115
1954年夏,湖北省境内由于雨量过多,长江、汉水水位猛涨,武汉市正当长江、汉水汇流处,形势十分严峻。全市紧急动员加高、加固堤防,武汉城区周围到处是取土场,在取土过程中不断有古遗址古墓葬被发现或遭破坏,时任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的蓝蔚同志十分焦急。当时他已被抽调到市防汛指挥部,分配在汉门岱家山指挥部第四工段工作,文管会人员也很少,  相似文献   
10.
来新夏 《寻根》2005,(5):60-63
青铜器的使用时代 青铜器的使用上限问题,因为文献的不足,遗物发现的不多,所以至今尚不能确定其为何时。不过据现知的材料推测,中国青铜器的使用开始得很早。《山海经》据说是夏禹时代益稷所作,时代可谓相当地早。在此书的《南山经》、《西山经》和《北山经》中处处可以看见赤铜、赤金的记载。据《说文》释铜云:“铜,赤金也。”可见在夏禹时最低限度已经知道铜的存在。不过尚未发现遗物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