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道孙犁源于他那篇有名的<荷花淀>,因为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得以认读.<荷花淀>清新朴实的叙述风格,在当时让我有耳目一新之感.也因那篇文章,知道孙犁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和作家,对于其人其事,却一直不甚了解.近读金梅先生<寂寞中的愉悦:嗜书一生的孙犁>一书,获益颇多.  相似文献   
2.
<正>在说普洱茶之前,先说说普洱茶产地上的世居者,他们由各种民风奇异的少数民族构成,大多居住于连绵不绝、云遮雾绕的原始森林中,最善于食用各种名不经传的野菜和野味。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思茅人的嘴不会放过任何一种植物,甚至一片树叶都不会放过,即使吃起来没什么味道,也要掐两片来泡水喝。就这样随手一掐,竟然搞出一个风靡天下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3.
红袄绿裤花肚兜,缩肩梗脖腆着肚,哭笑无常的憨样傻样,土得掉"渣",却土得可爱,土中透露出山里女子特有的酸溜溜火辣辣的野味和灵气.傻大姐高高伸出的大脚丫,男扮女装的笨拙媒婆,甚至洞房中别出心裁的"脱衣",是丑,是怪,让人忍俊不禁、开怀捧腹的同时,却能轻而易举地品味出其中散发着的幽默和灵动.  相似文献   
4.
狼王     
正月朗星稀,夜深人静。王老汉翻身坐起,披衣下炕,借着明亮的月光来到院子里。院子的西北角,篱笆墙下面,一只肥硕的兔子正瑟(sè)瑟发抖。王老汉走过去,拎起兔子,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不知是第几次了,偶尔夜深,狼王就会叼些兔子、山鸡等之类的野味置于王老汉院中,供其享用。为此,王老汉深感欣慰!  相似文献   
5.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跟几位同是草根的朋友一起相聚于小镇的野味馆,喝过酒后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偌大的酒店只剩下我们这些人。店里的老板问我们是吃米饭还是面条。本来都是挺随和的人,喝了酒后,意见不统一了,有人想吃面条,有人要吃米饭。  相似文献   
6.
记得好几年前曾有媒体报道,某旅行社推出到非洲丛林猎奇尝"百兽宴"的旅游项目,把狮子、豹子、犀牛、斑马等非洲珍稀野生动物做成"年夜饭",奉献给前去非洲旅游的国人。据称,游客们在参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并与狮子、豹、野牛、大象、犀牛近距离接触之后,就可以在餐桌上品尝这些非洲动物的滋味了。报道中还特别指出,这些动物来自当地著名的野生动物基地,当它们受伤或是多得"兽满为患"的时候,就成了舌尖上的美味佳肴。此等好事被媒体踢爆后,该旅行社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丰富而精美的饮食呈现既是物质文化的留影,也是隐性文化的表达。在对以四大奇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小说进行梳理后发现:《红楼梦》与众不同地插入了一个独特的"野味体系",这在四大奇书中几乎完全没有;反之,四大奇书中常有的牛羊之类"家味"在《红楼梦》中却也全无踪影。这种野味书写当源于满族食俗,随着满族入主中原而融入到中华饮食文化中来,侧面反映出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身兼汉满文化之长的曹雪芹在大观园中为我们建构出了鲜活的历史文化情境,这一情境既是我们理解、重温过去的凭藉,也是观照、反思当下的入口。  相似文献   
8.
贪官换牙     
高大全局长的原装门牙是在一次吃野味的时候被硌断的。那天,有一家开发商想承包一个大的工程,所以先找到高大全,塞给他一个大大的红包,让高大全在工程招标的时候,照应着点。其实这点事对高大全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他在局里一手遮天,就是一句话的事。但在野味大酒楼里,高大全吃得正开心时候,居然吃到了一颗石子,把门牙给硌断了,真让他生气  相似文献   
9.
清官膳食     
中国历代皇朝,对于宫廷饮食的记载,大都语焉不详,例如元朝“饮膳太医”忽思慧编纂的《饮膳正要》是一本皇家饮食的著述,也是中国饮食文学中唯一的官书。不过因为蒙古人生长在平沙无垠的大漠地带,饮食习惯限于环境,日常以牛羊野味酪浆为主;虽然继承大统入主中原,但在饮食方面,仍保有浓厚的塞上粗犷豪迈风格。  相似文献   
10.
通俗的思想意蕴,朴素的乡野价值观.渊博而鲜活的乡土民俗知识,独特的民间文学视角,构成了司马中原散文的独特审美风味:野味。此外.在散文里.他对个性和感情的直抒与裸露,丝毫不矫饰、卖弄.以及结构的灵活自由,不拘一格.则使他的散文的野味更加浓酽。本文从取材俗、入情真、结构随意等方面对司马中原散文的野味作品味、并对野味形成原因作了扼要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