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游仙窟》一书在中国失传后,因日本的古钞本、古刊本得以流传。日本现存的《游仙窟》古钞本有10余种,校注宜选“江户初期无刊记刊本”为底本,以日本康永三年(一三四四)醍醐寺钞本、文和二年(一三五三)真福寺钞本、金刚寺旧藏镰仓末期(□)残钞本、山岸文库藏室町初期(□)残钞本、元禄三年(一六九0)刊本《游仙窟钞》以及国内四种校勘本、校点本为参校本。由于辗转传抄,《游仙窟》的日本古钞本、古刊本免不了错讹,异体字、俗字也特别多,都给校勘和注释工作带来了困难。《游仙窟》日本古钞本、古刊本在传抄和刊刻中形成的错误,虽然多数可以通过版本比勘求正,但也有一些是版本比勘不能解决的:一是错误十分明显,基本可以凭“理校”纠正;二是很可能有误,但无法通过“理校”提出纠错的方案;三是或文义隐晦,或扦格难通,却无从措手,只能存疑待考。  相似文献   
2.
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语料库构建类型不是单一的,本语料库的构建方法从语料调查到文本生成,都要以科学的原则与彝族地方历史文献实际相结合;本语料库不仅为学科研究服务,而且有利于濒危彝族钞本文献的抢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黔西北彝族钞本文献插图绘画具有独特、地域、宗教、历史、艺术等特性,是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表现及其族群发展过程中反映自然的意象或朴素的哲学观念。形象、简洁的笔划和色彩表现手法,让欣赏与思考不再单纯。  相似文献   
4.
刘虎臣 《教育》2011,(33):53
人们都知周汝昌先生是著名"红学"家,殊不知先生背后还有一位更钟情"红学"的人,他就是周汝昌先生的哥哥周祜昌。了解他的人说,当年周祜昌研究《红楼梦》如醉如痴,别的事一概不放心上。"文革"时他对造反派们"交代":"我就是要为这个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以时间为序,对陈与义所著《简斋集》的各家刻本、钞本进行分析辩证,以明确其相互关系,并梳析其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6.
现今所能见到的《选序》早期写、钞本有5种:吐鲁番出土唐写本,日本上野精一氏藏钞本,日本猿投神社藏两种钞本,日本九条家藏本。由这几种写本与刻本的《选序》相互对照所列异可知:九条家本出自李善本系统,接近于尤刻本;猿投神社两藏本与上野本基本相同,与尤刻本不同。从猿投神社藏本又有不同于上野本的异来看,可排除这几个钞本出于同一底本的可能。可以认为,这几种早期钞本保留了萧统30卷本原貌,并由此可以探求《选序》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因缘际会,我曾与友人合作整理桂文灿《经学博采录》。在此书卷首刊载的代前言《南海桂文灿及其〈经学博采录)》一文中,曾提到了吴县王大隆(欣夫)先生当年整理刊布《经学博采录》时的大致情形。但因撰文时候文献阙如,小文在论述这一问题的时候有推断之处,不尽符合事实。拙文刊出之后不久,承业师吴格先生见示欣夫先生致闽侯郭则法(蜇云)先生手札复印件一份,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纸,但中间不仅揭明了欣夫先生删削《经学博采  相似文献   
8.
一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斋名壮悔堂,商丘人,明万历四十八年(1618)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卒。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清别集类著录《壮悔堂文集》  相似文献   
9.
光泽高澍然是继王慎中、朱仕之后清嘉道间福建的著名古文家,颇受陈寿祺、谢章铤、陈宝琛、马其旭、陈衍等重视。澍然治古文以韩愈为主,辅以李翱,重视言与行的结合,重视言之见于行,反对负奇而贵平易。澍然的《抑快轩文集》七十四卷,传世钞本、选钞本九种。谢章铤同治钞本最早,光绪钞本最完备,周凯评本也有相当价值。螺江陈氏抄本可能据谢钞本转钞。澍然的古文平易近情,清微淳茂,桐城之外别是一家。《文集》还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御夷八议》长文,"留心当世之务",可谓文集压卷。文集不足处是取资未甚广,未足以惊人魂魄。  相似文献   
10.
创作于元代的杂剧,在舞台上活跃了很长的时间,在进入明代之后,仍然是演出的主流。但是为了适应演出需要,艺人势必会对其做出种种的改变。关汉卿的《单刀会》杂剧主要有元刊本与明钞本两个不同版本,其中元刊本出自《元刊杂剧三十种》,明钞本出自《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明钞本与明钞本《单刀会》杂剧的异同,恰能向我们展现出明代杂剧演出对元代杂剧演出的传承与创新,以及随着时代的改变,杂剧演出形式的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