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画、对联由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时,人们总是按照传统习惯,买些应时、新鲜的年画、门画、春联等贴起来,既美化了环境,又增添了节日气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除旧更新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为了祛邪御凶,中国古代墓葬中多有镇墓神物和镇墓图像。这一现象在汉代之前已经出现,汉代墓门两侧的门侍、神兽等图案正是这种镇墓意识的延续。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了在墓门两侧放置守护者的传统,墓室中还多有披甲执锐的镇墓武士形象。同时,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下,以菩萨形出现于佛传故事中的天王,与中国武士形象不断互动交融,最终形成了隋唐墓葬中的镇墓天王俑。晚唐时期,丧葬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用于守护死者灵魂的镇墓神兽、镇墓天王俑逐渐消失,但仍有天王形象的守护者保护墓主的安宁。不过墓葬的天王形象也逐渐转变为将军门神的形象,且在宋、辽墓葬中继续流行。王处直墓出土的彩绘天王石刻正处于这种转变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新磊 《寻根》2012,(1):82-83
近日,在网上搜得旧电视剧《贴错门神》,背景为民国初期。此剧讲的是一对难兄难弟如何与恶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它的片名,为什么叫“贴错门神”,此剧与“门神”何干?  相似文献   
4.
杨霄  宋建驷 《兰台世界》2014,(9):119-120
尉迟恭,字敬德,是唐朝的一位大将。本文通过对唐代武将尉迟恭的“鞭枪”武艺进行考究,来探讨尉迟敬德卓越的武功才能,以及他的武艺在当时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对后世武术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 1.学习我国传统艺术,了解年画知识。2.培养想象、创造能力,发展开放思维。3.尝试运用图案与线条的变化装饰画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门神的存在以及对它的祭祀是既有的事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门神的信仰从抽象转向具象,从物格转向人格,从威慑性转向祈愿性。这种发展过程是其背后的文化作为支撑,其文化的特征是历史文化与图像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裘真 《上海集邮》2014,(2):12-13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这是歌剧《白毛女*中年三十晚上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俩对唱那一幕的经典唱段。歌词简单描述了“门神”的大体形象(图1所示的武强木版年画中的门神与歌词描述的非常相近)和人人民贴门神以避邪驱鬼的祈望。那么门神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相似文献   
8.
武强门画是专供春节张贴在门上的年画,也是武强年画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它包括门神神荼与郁垒,秦琼与尉迟敬德、钟馗等,还有被视为武强三件宝的虎、狮、大花瓶等。门画雕刻精细、色彩鲜明、造型夸张,汇集我国民间剪纸、戏曲、石雕等艺术的精华,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9.
年画知多少     
杨骑 《小读者》2013,(2):35-36
门神的故事 有没有看到过谁家的门上贴着这样的年画?对啦,这两员威武的大将就是门神。关于他俩的故事,还得从唐代说起。相传唐太宗生病时会经常做噩梦,听到令人害怕的声音。于是秦琼、尉迟恭两员大将就自告奋勇站在宫门两侧守护,宫里果然太平多了。唐太宗觉得他们太辛苦了,就让画工把他们的样子画在宫门上,喏,这就是后来的门神啦(见右图)!  相似文献   
10.
《当代体育》2014,(9):26-29
最近这段时间,每当人们谈起诺阿时,可能更多讨论的都是他的传球、他的赛季四次三双以及那若干次的准三双。应当如此,因为场均5.4次助攻——尤其是自2月6日之后,这个数据达到了恐怖的7.4次,现在法国人俨然就已经是公牛队新的进攻发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