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阿凡达》和《风之谷》两部不同时期的动画片无论是故事发展情节上还是影片所反映出来的深刻思想上均有着惊人的巧合之处,这种巧合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因为某种特质形成的一种必然。这种特质就是卡梅隆和宫崎骏基本一致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影《阿凡达》在全世界的热播,它成为了影迷眼中绝对的佳作。而在某些游戏动漫迷的眼中,这部作品总觉得似曾相识,不管是巧合还是借鉴,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阿凡达》到底借鉴(or巧合)了哪些创意?  相似文献   
3.
陈雪  宋健 《现代视听》2011,(9):51-53
卡梅隆导演的力作《阿凡达》从问世之初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文字符号、多重隐喻、后殖民时代影像表达、人性光辉和原始崇拜等方面入手对影片进行分析,从而剖析出了电影里"影射了真实世界"这一命题。最后指出,人类应当对自然充满敬畏,应当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阿凡达》是超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通过现代多维空间场景转换技术,展现了主人公杰克在两种不同社会文化冲突中不断挣扎和自我反省,最终重新确立自己身份的过程,揭示了民族中心主义是文化对立的根源,人类只有正确对待民族中心主义,树立跨文化意识,抛开固有偏见,平等对待"他文化",才能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多元文化共存。  相似文献   
5.
生态整体主义是生态主义的核心,整生是生态系统的根本规律,也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影片《阿凡达》以超凡的想象与唯美的诗意,向人们展现了生态整体主义的内涵,对生态本位主义进行了深度思考,并且具有向生态整体主义回归的自觉,具有强烈的生态人文意识和生态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6.
李兴 《新闻世界》2010,(6):197-198
电影《阿凡达》在世界的放映,取得巨大成功,票房收益创造了新的标杆。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人们消费的巨大吸引力以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使人们更加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阿凡达》的成功不仅因其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更主要的是其创意与影片的宣传营销方面的创新,这些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下热播的3D科幻电影《阿凡达》在主题上体现出明显的互文性,影片利用CGI技术设计出逼真的虚拟角色和美轮美奂的艺术场景,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本文从技术与艺术辩证关系的角度,系统揭示其作为视觉艺术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数字美学上的最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从《阿凡达》看好莱坞电影的世界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新闻爱好者》2010,(10):162-163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好莱坞电影通过其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传播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电影发展,不仅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而且对维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提出了挑战。《阿凡达》的上映,让全球观众再次见证了好莱坞电影的霸权地位,也将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对决再一次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9.
张强 《新闻爱好者》2010,(12):142-143
美国科幻电影《阿凡达》成为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很多技术的应用以及精心编写的剧本之外,语言学教授保罗·R·弗洛莫还专门为潘多拉星球的纳维人"量身定做"了外星语言——纳维语,在电影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影片中,纳维语人说的是自己的语言,增强了科幻片的真实感,纳维人不接受英语,坚持说自己的纳维语又将矛盾推向高潮。尽管情节安排违背了语言本身的规律,但这恰恰更加凸显了影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王泽阳 《海外英语》2013,(19):151-152
该文以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手法和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诗歌翻译理论对影片《阿凡达》及其主题曲中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意的一句话,即"I See You"的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