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示儿诗摭谈     
李秉 《语文知识》2000,(11):17-19
示儿诗中最令人注目的首推陆游的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一生志在恢复失地,临终之际仍不忘对儿子殷殷叮嘱,一  相似文献   
2.
赋天 《吉林教育》2009,(7):105-112
一、“钗头凤”: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在浙江绍兴,有个著名文化景点沈园。沈园,在南宋时叫沈氏园。  相似文献   
3.
分析陆游“梦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爱国意蕴,解读他在苟安于一隅的南宋朝廷统治下虽无法实现光复国土的伟大抱负却始终抱有心系祖国安危、民族复兴的高尚情怀。“梦诗”的笔调是浪漫的,也是悲愤的;“梦诗”的内容有虚构的,更多的却是纪实。在“梦”这一荒诞的形式中流露出来的是陆游终身无法释怀的爱国情结。  相似文献   
4.
泡脚     
泡脚这好习惯古已有之。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有诗句:“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  相似文献   
5.
养气诀     
《健身科学》2011,(2):12
  相似文献   
6.
被称之为"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磐安,曾是古代文人墨客隐居、避乱、修心养性的佳地.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曾三次(包括其父陆宰同来)寓居磐安县安文镇(当时属东阳辖域).陆游的居安以及留下的诸多佳作,是磐安珍贵的文献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7.
关于宋代江西诗派巨擘曾几的籍贯,在传世地方文献中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江西赣州,有人认为他生长于赣州,后占籍河南洛阳。曾几第二孙曾栗的墓志的发现为重新论定曾几的籍贯提供了契机。通过释读曾栗墓志,并结合传世文献,对曾几入籍河南之事作了厘清,同时揭示了曾几一族世代定居绍兴的事实。此外,也指出曾几之所以最终选择落户绍兴,与弟子陆游的惺惺相惜或许相关。  相似文献   
8.
陆游在蜀"咏梅诗"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游入川以后的经历是诗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其间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章。陆游尤喜梅花.在蜀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几首“咏梅诗”,这些咏梅诗不仅形神兼备,而且还托物以伸意.状物以寓情,融进了诗人深深的身世之感和寄托着他对现实政治.社会人生的态度与看法,是窥探诗人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陆游的研究多集中在爱国诗及爱国思想方面,而对其闲适诗及闲适思想则很少关注。本文结合诗人的心态表现分析其闲适诗的题材走向,把其晚年闲适诗概括为闲身斋居、闲步村野、求禅访道三大类型,以期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和评价陆游。  相似文献   
10.
高明 《职业技术》2006,(12):166-167
陆游以抗敌御辱,收复失地的民族使命为已任,终其一生为抗金大业而呐喊。他因“喜论恢复”、“语触秦桧”而屡次被黜,仕途潦倒。爱国情感是陆游心理结构的重要成份,是诗人艺术创作和人生活动最敏感的区域。作为一种理想境界,一种爱国志向,它与南宋统治者苟安投降的卖国政策是相悖的,注定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注定了陆游的人生悲剧。但这种悲剧不是陆游个人的,它是民族的,历史的,本文通过对陆游“恢复”情结的形成和表现特征的阐述来分析这一情感的悲剧意蕴及诗人悲剧人生的自我解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