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日寇对华北步步逼近,严重威胁美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亲美派宋子文、陈立夫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始考虑联共抗日。宋子文把秘密物色和共产党取得联系人的任务,交给南京政府铁道部次长曾养甫,曾养甫又把这任务落实  相似文献   
2.
1从大陆到香港1948年秋后,中国巨人的每一个关节都在呻吟。然而,国共双方不曾预料的突来崩析,还要等到下一个年度。但是,失败的消息,却已经预告了。无数股暗流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推送,谣言像黑死病一样在传播……  相似文献   
3.
字里行间识铁头因多年参与对台工作而常看台湾报刊,很早就知道台湾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赵铁头。据说,铁头源于赵耀东在经济部长任内推动经济改革,敢做敢为、敢言直谏、敢于负责的风骨,以及他行事刚正、作风强悍、魄力十足、当机立断,而被其同事所封。  相似文献   
4.
环球 《兰台内外》2015,(1):25-26
1948年末,宋美龄为了挽救国民党政府,再度踏上了赴美求援之路。但是,只可惜时任总统杜鲁门为她准备的不是一条红地毯,而是一条冷板凳。宋美龄只好改弦更张,转到幕后,指挥一批从蒋介石那里领取薪金的代理人,组成了美国"院外援华集团",进行给国民党政府"输血"的活动。在美国至今还可以看到"院外援华集团"的影子,他们无孔不入地在美国"政治市场"发动金钱攻势,笼络、收买政客、传媒和各界人士使其影响美国的对台政策。  相似文献   
5.
李伟新 《收藏》2001,(11):57-59
2001年2月9日,《人民日报》等国内各大媒体转发新华社消息——“台湾知名人士陈立夫病逝”。闻之,我心里很悲痛。百岁老人陈立夫先生安详地走了,我深切地回忆起与陈公的10年书信交往。  相似文献   
6.
吴晓丛 《收藏界》2012,(2):120-121
陈立夫补题落款1988年7月,台湾东海大学副校长林教授回大陆省亲,在游览陕西留坝县张良庙时,见庙中一通石碑上刻"成功不居"四个大字,只是碑下方未见落款。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7.
学什么才好     
<正>"学什么才好呢?"常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最简单的回答莫过于想学什么学什么,喜欢什么学什么。然而凡事看似简单,其实却不简单。事实上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往往都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爱什么。学什么难免和流行有关。100多年前,新学兴起,有些想法的家长,通常都让孩子去学路矿。为什么呢?因为学路矿有前途。我们知道的很多名人,像文学家鲁迅,像经济学家马寅初,还有当过国民党要员的陈立夫和朱家骅,都是学路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是2001年2月8日在台中市“中国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病逝的.享年一百零三岁。一个曾数十年深陷政治漩涡.却能保持身心健康、长命过百岁的人,自然是很有资格谈自己的养生之道的。  相似文献   
9.
作者此文写于1991年9月中旬,因种种原因未能发表。今日文中当事人陈立夫、蒋纬国、黄尊秋三位国民党元老均已作古,盖棺论定,昔谈统一,历历在目。现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很大,回顾往事,感触甚深。现作者征得陈鹏生教授同意,在文字上略作修改,内容保持原貌,以存其真。  相似文献   
10.
正1901年8月25日,25岁的秋瑾在湖南湘潭生了个女儿,起名桂芬,字灿芝。王灿芝从小习武,自命"小侠",一直想要报杀母之仇……1901年,王灿芝出生于湖南湘潭,她的母亲就是清末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她父亲王廷钧祖籍在今湖南双峰县,祖父王黻臣是清末重臣曾国藩的表兄弟。1907年7月秋瑾英勇就义,王廷钧也于1909年去世。童年的王灿芝效仿母亲,拜师学武,立志要找谋害母亲的刽子手报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