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今天日本的社会制度和战前已经大不相同。现在.经历过战争的日本人大都离开这个世界了,但是导致战争的文化原因。仍然残存在日本人的意识当中”。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的日本,政治制度日趋完善、社会经济迅猛增长、文化市场欣欣向荣。在此过程中,集团主义文化作为日本国民精神的原动力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随着中日两国在文化层面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国内日语教学中,将日本集团主义文化导入课堂教学十分必要。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师生之间互动,使学生更能体会语言背后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3.
集团意识是日本国民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日本人总是把自己作为集团的一分子,把自己作为整体利益甚至是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这种特性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及教育、文化等因素密切关联.集团意识在日本国民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集团意识是一把双刃剑,在助推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利己、排他、束缚个人发展等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相信在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人称代词都是重点,但日语人称代词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仅是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国内的日语学习者在人称词的实际运用中,往往出现滥用的现象,特别是第一人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省略用法即内在性认识不够、把握不到位。本文试从语言实际运用的角度出发,分析“私”内在性的表现,考察第一人称词的内在性的特点,从而揭示第一人称词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的育儿方式,必然要体现该国的文化。这个过程,除了父母有意识的引导,更多的是父母无意识的言传身教。本文将着重从日本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其中体现的集团性的特点,同时着重论述了跟日本人的不确实感紧密相关的"集团主义"和儿童教育是如何渗透的。  相似文献   
6.
集团主义”经营管理思想使日本在二战废墟中一跃而起,迅速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特别是终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制功劳卓著。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下,这种日本式的管理思想,也严重阻碍了日本在外企业的本土化。这些经验都值得我国企业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70):195-196
二战以来,日本飞速发展,日本集团主义深刻影响着日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旨在对日本集团主义在日本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探究及其在日本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做浅显分析,从而得出其对我国大学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一个具有双重矛盾性格特点的民族,这种矛盾性格的形成与日本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日本人的主要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集团主义。这种价值取向一方面使日本人产生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和对所属集团的忠诚心,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日本人对权威的盲目顺从。等级序列意识是集团主义带来的一个副产品。等级意识使日本人常常敏感于自己在集团中所处的位置,在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对上服从与对下傲慢的特性。在生活态度上,日本人倾向于对事物本身直觉式的认可和评价,只重视现在而不太拘泥于过去,表现出十足的现世主义色彩。上述这些特征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影响和制约日本民族特性的深层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文化及日本人的国民性(一)日本人的集团主义观念赖肖尔曾经这样描述过日本人,日本人犹如水中游泳的一群鱼,秩序井然的顺次排列成行。当从外部向水中投入了一个小石子时,水波荡漾,但它们却很少发生紊乱,只是急速地掉转方向,又按原来的次序顺次排列游去。这个比喻生动恰当地表达了日本人团体主义观念下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0.
唐莉雅 《考试周刊》2008,(3):225-226
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比较普遍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本文从沉默、模仿、与自然的调和、集团主义四个方面对日本的国民性进行探讨.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客观认识日本人和研究日本社会,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