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95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明风貌     
三明为闽西北的新兴工业城市,由原三元、明溪两县合并得名,现辖九县一市二区,历史悠久,出土颇多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人类化石“清流人”的发现,把福建人类活动史前溯至一万年以前。石壁村为客家大迁徒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作家以自足、完备的艺术形态,展示出共性与个性兼备的开放型的文本风貌;亲和的平民生活、无奈的真实人生、历史的情感探索。她们的小说创作或平视芸芸人生,在一种冷静的观察体验中凸现出真切感和真挚感,融入自己对人类的悲悯胸怀;或在无用于世的现实中,以世俗化的、嬉笑怒骂皆由人的姿态回避对尴尬人生的评判;或穿越历史的隧道,追踪并重现女性对真爱和理想的探索足迹、心路历程,从女性角度重新解读历史,寻求其中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虽然已经过去,它留在人们心头的伤痛或许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平复;但通过这次大灾,我国新闻媒体展示出的整体风貌,不仅给国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国外媒体也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历来为正统的固守礼教者谓为"淫"的《郑风》实则是先民本然情感无掩饰的流露,在内容的言略意丰与形式的新颖独特上都昭示出独特魅力。《郑风》所展现的独特价值大抵与郑国秉承的传统文化习俗、在春秋初国力强盛之于思想文化之影响及其本身地理交通经济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苏轼兄弟手足情深,成为千古称美的文学佳话。然而,这种深厚的情谊并不是以二人的种种相同特质为表现形式的,在他们性情气质、文学个性、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实际存在着最重要的异质异貌特征,恰是这些“和而不同”的独特风貌,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与文学生涯中,取得了适合自身个性发展和他人无法取代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社会民俗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而又非常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民间社会一种相沿成习的信仰、传说、行为及风俗。它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各时代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7.
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审美风貌的文学作品。本文试图通过探寻冰心小诗的创作缘起、创作趣味以及创作原则,揭示其小诗独特的审美风貌,从而论述小诗流行以及衰落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8.
巴渝诗鸟瞰     
巴渝诗是巴渝大地孕育、生长的学奇葩,堪称源远流长。具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唐前为滥觞期,唐、宋为鼎盛期,元、明、清则走向衰落。巴渝诗是外籍作家和本土作家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巴渝学中的瑰宝,无愧为巴渝化璀璨的明珠,自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不朽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王微要求文学创作以抒写个性主体深切、真挚的情志意气为根本,倡导文词表达应怨思抑扬、情味隽永,崇尚文学情感的审美表达动人心魄。这一文学创作观念和审美旨趣体现的正是其所处元嘉时期重情兴抒发、重形式审美之文艺思想观念和创作风尚。然而,王微的文艺思想亦与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且日益盛行的极力于对外在景物作纤密描摹以求其"似",以及极尽辞采藻绘雕饰之能事以求其"新"、"奇"之审美价值取向和创作习气大相异趣。王微的这一创作观念、审美旨趣在其诗文创作及绘画艺术创作中均有鲜明的反映。本文对此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考辨,并探讨了其与王微个性情志及现实生命遭际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神山文化对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山文化孕育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今日“千城一面”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 念赋予了城市景观规划以自然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特色两方面的内涵与启发。文章以云南石林彝族自 治县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阐明城市特色塑造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自然资源、人文因素等的保护、利 用和再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