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4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84篇
教育   16901篇
科学研究   2688篇
各国文化   96篇
体育   455篇
综合类   1074篇
文化理论   77篇
信息传播   1015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462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470篇
  2016年   572篇
  2015年   991篇
  2014年   2134篇
  2013年   1952篇
  2012年   2033篇
  2011年   2305篇
  2010年   1731篇
  2009年   1908篇
  2008年   2150篇
  2007年   1722篇
  2006年   1587篇
  2005年   1792篇
  2004年   1432篇
  2003年   1574篇
  2002年   1521篇
  2001年   1117篇
  2000年   729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博 《陕西教育》2021,(2):41-42
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基于专业学科知识本身所具备的拓展性,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的交互性综合考虑下所采取的现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经济学专业为例,经济学专业包含多个方向,但若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专业知识内容讲授,这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尤其在现代开放经济环境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开放经济环境为出发点,以经济学专业教学为载体,针对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注意要点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当前学术领域层出不穷的科研诚信丑闻,为了探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路径,首先结合前人研究和典型案例,对当前科研领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术论文科研诚信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基于开放科学标识码(open science identity, OSID)的开放科学计划给出的解决路径。OSID平台借助语音介绍、在线问答、学术圈、开放内容和数据等功能,打造出一个在线互动交流的学术平台。该平台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基于单篇论文的学术评价机制,并大力促进开放科学运动的普及。面对学术不端的严峻环境,期刊社应发挥好科研诚信"把关人"的作用,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开放科学运动,逐渐形成期刊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探讨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的理论模式,旨在指导政府部门有效实现公众参与数据开放的政策目标,以及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议题的研究进展。[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同时以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并实证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结果/结论] 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可从理论层面构建为告知型参与、咨询型参与、合作型参与和授权型参与4种模式,其核心涵义分别是政府向公众传达信息、政府咨询公众意见、政府与公众平等合作、政府与公众共同治理。这4种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理论模式一方面在政府意图、主导力量、信息流动、公众信息知晓度和公众自治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另一方面从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实践案例中获得良好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分析了阿巴嗄旗图书馆及现状,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综合化、特色化及研究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主要从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和服务功能上,提出图书馆应向综合化、特色化、研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开放”意识为切入点,围绕当今公共图书馆的特点,探讨了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以期公共图书馆在未来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