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明 《钓鱼》2004,(22):39-39
我在美国旧金山访学时,经常会到一位生物学老教授家中做客。这位上了年纪的教授已经几乎不去学校讲课了,只是偶尔给几个研究生上上课。每天除了看看书、写写文章外,他总会花上四五个小时开着小船到近处的河中垂钓。老教授是一个开朗健谈的人,我到他那里做客,他总会拉着我看各种收集来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游动的“化石”:中华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玉 《垂钓》2001,(2):62-63
《诗经》、《尔雅》中所提“鱣鲔”即是今天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华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属鲟形目,鲟科鱼类。又名鲟鱼、黄鱼、鳇鱼、苦腊子。它于1834年首先在广州发现而定名为中华鲟。  相似文献   
3.
龟类为什么长寿?水螅为什么不会变老?被粉身碎骨的涡虫,为什么能照活不误? 动物寿星榜 这是一张有趣的动物寿星榜,加拉帕戈斯陆龟,186岁;湖鲟鱼,154岁;露脊鲸,130岁;大象,78岁;马,62岁;日本火蜥蜴,55岁;银鸥,49岁;蝙蝠,32岁;狗,24岁;兔子,18岁.人类最年长的寿星:122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鲟鱼胚胎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比较了体外培养液及添加血清浓度等条件,初步探讨了鲟鱼胚胎培养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分离法,受精后48h的胚胎可获得较多的细胞,胚胎细胞在28℃,DMEM+10%胎牛血清培养液及无CO2条件下,可进行贴壁生长.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不只是人类的生活受到冲击,动物的生存也面临严重威胁。尤其是一些对气温比较敏感的物种,会在未来的环境危机中败下阵来,甚至永远消失。在这些可能因气候变暖而灭绝的动物中,不乏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到数  相似文献   
6.
何川 《中国钓鱼》2005,(11):38-41
《中国钓鱼》杂志编辑部转来四川读者邓如意的邮件,说有钓友从嘉陵江钓获一条“怪鱼”,他见后认为可能是“箭鱼”。其实,这是一条来自北美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  相似文献   
7.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通称,是古老而珍稀的大中型鱼类,被誉为研究鱼类乃至脊椎动物起源和演化的"活化石"。本文对在我国有分布的8种鲟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经济价值、濒危原因和保护措施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11,(1):4-4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冷水性鱼类增养殖技术与生产模式构建的研究”,近期通过了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对鲟鳇鱼规模化繁育与生产模式构建的研究填补了我国鲟鱼放牧式养殖的空白,并首次实现了我国濒危鱼种哲罗鱼的全人工繁殖,3年培育苗种130万尾。  相似文献   
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曾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把新闻比喻为“鱼的故事”,旨在表明一个观点: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血有肉有本源的鲜活的东西,应当用自己的灵魂和思维去讲述人间故事。  相似文献   
10.
水中擒巨怪     
张燕敏 《钓鱼》2007,(3S):62-63
我的手指感到疼痛,肌肉像是被火烧了一样。额头上的汗水不断地流淌下来,眼睛感觉有些难受。我几乎即将崩溃,没有力量去把住手中的鱼线轮。我感觉现在自己就像是以色列王大卫站在巨怪面前。眼前发生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怀疑——我是否有能力去打败这个巨怪?要不就是它击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