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39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日本金泽工科大学是一九六五年创建的私立单科大学,校园位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郊区.包括研究生院在内,共有学生四千五百人左右.一九八二年该校建成一座现代化中心图书馆,由于该馆设计新颖、设备先进,在图书馆建筑、设备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因而被誉为"大学图书馆革命"的结晶与"二十一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模式.该馆开馆不到一年里,就接待了国内外参观者逾万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的参观人员认为,他们一些有关大学图书馆的设想,已在金泽大学初步实现,这对于大学图书馆的未来模式,给人以很好的启示.一、独特的塔式建筑结构  相似文献   
2.
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的三次工程教育改革举世瞩目。2017年8月,该校启动了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其宗旨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导型工科人才,改革的内容涵盖工程教育的出发点、重心、教学方式和发展方向,体现出多重逻辑:从现实到未来的取向,从学科和心理的分离到整合,从学科隔离到跨学科合作,从工程实践的回归到工程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等。虽然此次改革仍存在质量保障及认证等方面的问题,但大胆创新的麻省理工精神却再次引发各国关注。该校能否以此改革契机,开启第四次工程教育改革新时代,引领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成了举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1,(8):38-39
隔墙拍照麻省理工学院的拉梅什·拉斯卡尔教授认为,隔墙视物是完全可能的。为此,他领导自己的团队开发出了一套可以在房间外拍摄到房间内图像的系统——当然,你需要打开房间的门,  相似文献   
4.
人们总幻想着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进步,未来的科技会变得更加发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提高幸福生活的质量。以下是来自世界知名科学家的对2100年人类生活的憧憬:1.能上网的隐形眼镜(2030年前)巴巴克·帕尔维兹教授,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想象一下,眨一下眼睛你就能马上上网。帕尔维兹正在研制一种内含8×8发光二极管阵列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网络时代学习新的特点,同时也呼唤着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简称MIT OCW)"开放与共享"理念的确立与实施,对我国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决策定位、资源体系、平台环境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应该面向什么?实际上这是对高等教育目的的发问,也是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每一所高等院校必须回答的,也是国家对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这一基本问题所应该面对的.  相似文献   
7.
Sakai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于2004年共同开发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目前,Sakai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麻省理工学院通过确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健全服务组织机构 ,对教师纯粹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校外服务活动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对我国教师校外服务活动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麻省理工学院校庆时主席台上只有两个座位,坐着校长和剑桥镇镇长;中科大的一次校庆,7排坐位的主席台坐满了100多名现任离任的官员。校长朱清时不能不感慨,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刘曦  沈月 《青年记者》2020,(6):42-43
Web2.0时代,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传者和受者的界限逐渐模糊,每个用户都成为一个媒体节点,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给其他用户,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特征被学者称为“用户生成内容”(UGC)。UGC的出现重塑了互联网市场,也创造了新的浏览、社交互动形式。城市国际形象的个体建构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具体表现,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林奇指出,城市形象是“一种公众意象,即大多数居民心中拥有的对于城市的共同印象,即外部物质世界的心理感受以及自身文化背景互相作用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