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纪录片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嘉  海燕 《传媒》2005,(1):34-35
纪录片在中国人的心中并不陌生,它以其纪实本性所固有的穿透力、震撼力,日渐赢得越来越多观众的心.然而,随着上个世纪<丝绸之路>、<话说长江>、<龙脊>等一批优秀纪录片创下的收视狂潮,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纪录片栏目的昙花一现和前仆后继,中国的纪录片成长之路也越来越迷茫.在中国纪录片不断普及不断获奖的时候,中国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低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本文就以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之路为线索,结合中国市场化实际对中国纪录片走出困境、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做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广西龙脊平安寨的旅游开发对龙脊梯田社区的文化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遗产地文化传承中存在工具理性、传统与现代的背离、文化传承的代际失衡等问题.因此,要推进遗产地旅游开发中文化传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使遗产地文化得以正常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虹 《柳州师专学报》2012,27(6):1-4,11
通过对龙脊梯田区壮瑶服饰中蕴含的人与自然之适宜、人与社会之适宜、人自我之适宜的生态智慧与审美之宜的价值揭示,唤起我们要重回服饰的本真目的,应追求以服饰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服饰为符号达到人与社会的融合,以服饰为媒介实现人自我之融合,最终达到宜态的生存状态,实现绿色生存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社会身份认同为切入点,选取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景区为调研区域,研究当地女性居民从事旅游经营前后社会身份认同的变化和提升对策。方法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经济、政治、社会、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和教育等六个维度分析女性居民从事旅游经营后的生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认同呈现怎样的趋势、当地政府和社区能为女性居民发展提供的帮助与建议。结果 :从事旅游经营的女性居民在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社会身份认同不高。结论 :提出促进旅游经济长效发展、增加参与旅游决策机会、培养社会自信和自尊、创造和谐家庭氛围、树立正确价值观、把握受教育机会等一系列建议,促进少数民族旅游地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航宇 《生态文化》2012,(4):17-18
神奇的龙胜有龙脊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你很难找到像龙胜这样的地方。其实大自然中的一切就是这样的神奇和让人不可思议。几乎在你生命流程里想也不会想到的事情,突然间有一天去造访了,龙胜就是其中之一。龙胜县城不大,距桂林和三江较近,紧挨湖南为邻。龙脊就在龙胜和桂林之间。汽车是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出发,先穿行在山丘和树林之间,紧接着,那沟似一条夹缝,却山势优  相似文献   
6.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和龙脊村区域内,是广西21个一级风景点之一。龙脊梯田,海拔最高的880米,最低的380米,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梯田大块的不过几分,小块的只能插几行禾苗。由于受水和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梯田一年只能于芒种前耕种一次。梯田一层层、一级级,从山脚排到山顶,从这座山延  相似文献   
7.
旅游街区作为旅游城镇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区域文化品位、提高区域知名度的重要场所。在全国,以壮族为特色的旅游街区数量较少,壮族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广西龙胜县龙脊小镇这个国际旅游街区,通过结合当地壮族文化特色,从街区主题定位、特色留存、功能添加、风情内涵增进等角度出发,以切实可行的壮族特色旅游街区建筑立面与环境风貌改造策略,提升街区建筑环境品质,对龙脊小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家庭旅馆在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旅游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家庭旅馆业的发展为实例,分析了它依托景区的优势所获得的发展成就,同时论述了在发展过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并为景区家庭旅馆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审美视角出发,以龙脊梯田为研究对象,运用审美体验、旅游体验及SOR模型理论提出四个假设:H1:感官刺激对游客体验的意向反应有正向影响,即游客感官受到刺激的程度越高,游客的意向反应越明显。H2:感官刺激对于游客体验的评价感知有正向影响,即游客感官受到刺激的程度越高,游客的评价感知越明显。H3:评价感知对游客体验的意向反应有正向影响,即游客的评价感知程度越高,游客的意向反应越明显。H4:评价感知在游客的感官刺激与意向反应之间起中介的作用。通过分析后得出:感官刺激→评价感知→意向反应之间的路径系数在P<0.001水平上直接效应显著,置信区间为(0.440,0.710),说明评价感知在感官刺激和意向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假设H1-H4得以验证。根据验证结果,从感官刺激S层、评价感知O层以及中介效应提出相应建议,深化龙脊梯田旅游审美体验发展的创新思路,提升游客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游客对龙脊梯田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社区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居民感知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晓云  闵庆文  吴忠军 《资源科学》2010,32(6):1035-1041
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是典型的社区型遗产。论文以广西龙脊平安寨梯田为个案,探讨了社区型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旅游发展的相互影响。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环境感知、关系感知、利益感知、权利感知是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后较显著的感知因子。论文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家庭情况的居民感知进行Pearson相关性、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利益感知方面,居民对收益分配处于不满意水平;居民的经济利益满意程度对旅游总体满意度、未来旅游开发的态度显著相关;家庭旅游经营年收入越高的居民其收益分配满意度越低;②关系感知方面,居民对旅游开发后的关系感知较满意,居民的关系感知对其未来旅游发展态度显著相关,不开展旅游经营的居民其内部关系满意度更高,家庭旅游经营年收入较低的家庭关系感知满意度相对低;③环境感知方面,居民对环境污染感到很不满意,村寨环境感知与居民对未来旅游发展态度存在显著相关;④参与程度方面,居民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的权限很不满意,中等学历的居民对参与旅游决策的感知满意度最高,年收入1~3万元的居民比年收入0.5~1万元的居民的权利感知满意程度高。论文在综合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还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