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媛 《兰台世界》2020,(3):140-142
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后,被辗转押往旅顺监狱,由此与旅顺监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旅顺监狱的建造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铁证,在这里曾经关押和杀害过众多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后,由于种种原因也被押往旅顺监狱,在旅顺监狱处刑室被处以绞刑。  相似文献   
2.
从刘伯温为官事迹及其刘伯温关于为官之道言论的解读,认为刘基之官德的形成是建立在其对为官之道充分认识上的,并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刘基秉持"诚"之质,正因为刘基"诚于自己、诚于事业、诚于社会"三位一体的追求,对"关注民生、为民谋福,谋求救时之政"这一理想的核心追求,才形成他卓尔不凡的官德,赢得"刘青天"之美名。  相似文献   
3.
Murray Bowen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时确立的"自我"水平可通过自我本人作出长期的努力去改变。《飘》的主人公斯佳丽由于家庭影响而呈现出较低的原生自我分化力,但在经历了三次婚姻、几经努力后,最终实现了自我分化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8年夏季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采用波文比系统实测的气象及能量资料,分析该区不同天气条件下梭梭群落能量特征及能量分配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该区夏季晴天和多云天各能量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型,土壤热通量最小,晴天和多云天感热略高于潜热;阴天能量传输以感热为主;雨天整体热通量最小,且各能量曲线呈多峰形变化,能量传输以潜热为主。2) 白天,波文比值雨天最小,且小于1,晴天、多云天、阴天依次增大,且大于1;夜间,晴天、阴天、多云天、雨天的波文比值依次增大,均小于1。3) 不同天气条件下能量分配曲线白天变化平稳,夜间波动显著,日出和日落前后波动最为剧烈;因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的不同,曲线早、晚剧烈变化开始时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茅盾在《子夜》中塑造了范博文这个自认为是"革命家",却被人视为小丑;自认为是诗人,却让人觉得酸腐懦弱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个形象,小说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切担忧。茅盾先生希望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敢于直面残酷现实,能够担当起民族道义的勇士。  相似文献   
6.
几种蒸散模型在玉米农田蒸散量计算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模拟蒸散的物理过程,计算农田蒸散量是进行生态系统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气象部门进行土壤湿度预报的首要条件.本研究以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法观测的蒸散实测资料,比较分析了基于常规气象数据的蒸散模型(Hargreaves法、Priestlev-Taylor法、FAO-Penman-Monteith法)和基于气象梯度数据的蒸散模型(波文比法、梯度法、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模拟)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①Hargreaves法、Priestley-Taylor法和FAO-Penman-Monteith法日蒸散的模拟结果较为一致,总体上高估20%~26%,其中Priestley-Taylor法模拟结果最优;②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模拟的农田日蒸散精度较高,但模型中涉及的物理过程和参数较多,在实际应用中难于获取;③波文比法在波文比小于0.4且仪器精度较高时可以得到较准确的估算值.研究同时还指出,仪器的安装高度及高差设计对梯度法估算蒸散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马一浮的“复性书院”四学规是其工夫论的集中体现。在对四学规的阐述中,马先生本儒家经典以立言,并融入了佛学之精华思想,兼听并观而又能圆融无碍。透过其工夫论,马先生学宗程朱的理论立场、会通儒佛的学术特征、严谨笃实的学术品格均得到了充分的表露。了解四学规的内涵,能够加深对身心修养的次第及深切必要性的认识,并可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博大与圆融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浆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安山质岩浆也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也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但是,花岗质岩浆似乎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很少见到有与(富硅的)花岗质岩浆相伴的堆晶岩产出.花岗质岩浆之所以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的原因在于:(1)岩浆的黏性大,它不仅阻滞了矿物的结晶作用(使斜长石不能发育为自形晶),而且阻止了密度大的矿物(例如角闪石)下沉;(2)主要造岩矿物(例如斜长石)的密度与花岗质岩浆的密度相差无几,使结晶分离作用难以进行.本文详细考察了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的行为,指出在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结晶分离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文献中大量充斥的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的说法是依据什么呢?作者认为,文献中的许多说法可能主要是根据哈克图解得出的,而不是根据实际观察和理论研究得出的.作者认为,玄武岩和花岗岩不仅来源不同,成分不同,而且解释也不同.哈克图解中许多适合玄武岩的解释未必适合花岗岩.由于鲍文反应原理是结晶分离作用的理论基础,因此,文中也对鲍文反应原理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文献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例如,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连续演化序列是不可能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不科学的;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花岗岩不可能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离形成的等等.本文还以Ajaji et al.(1998)报道的摩洛哥Tanncherfi花岗岩为例,指出结晶分离作用的解释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花岗岩类的成分变化大,主要可能与源区组成、温度、压力、挥发分、部分熔融程度和过程、混合作用、岩浆分异及结晶分离作用有关.其中,源区组成可能是花岗岩多样性的最重要的原因,而结晶分离作用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本文认为,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岩成因的意义已经被大大地夸大了,我们应当重新思考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质岩浆的意义.由于花岗岩的极端复杂性,许多问题还得不到比较合理的解释,本文的认识只是初步的.  相似文献   
9.
分析目前酒店收费点金融POS直连银行系统方式的不足,探讨银行卡和酒店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同时对本系统中应用的各种通信协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刘伯温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并且其上三代受朱元璋分封为永嘉郡公,自此从刘氏彭城郡独立出来,成为永嘉郡刘氏。论文追踪溯源,系统考述了刘伯温家族姓氏从远古到宋元明清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