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试了硫化态的催化剂CoMo/(TiO2—Al_2O_3)及氮化态的Mo_2N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硫化态催化剂CoMo/(TiO_2—Al_2O_3)在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方面都优于Mo_2N,而Mo_2N在毗啶的加氢脱氮反应中显示了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以MoO3为前躯体,正己烷/H2混合物为还原碳化气,采用程序升温碳化反应方法,在不同碳化温度和不同碳源进料速率的条件下碳化制备出碳化钼催化剂,并用XRD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制备出来的碳化物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程序升温碳化反应到650℃,采用正己垸为碳化原料是可行的,且在适当的正己烷和H2物质的量比的条件下能够制备出高度分散并且对二苯并噻吩具有较高加氢脱硫活性的负载型碳化钼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试了硫化态的催化剂CoMo/(TiO2-Al2O3)及氨化态的Mo2N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硫化态催化剂CoMo/(TiO2-Al2O3)在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方面都优于Mo2N,而Mo2N在吡啶的加氢脱氮反应中显示了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双曲线型动力学方程,以全局通用算法结合马夸特算法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估值,建立了与实验数据相吻合的含硫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模型,苯并噻吩的活化能为5.219 9×104J/mol。残差检验和统计学考察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TiO_2/SiO_2复合载体,浸渍法担载一定量MoO_3。用XRD、LRS和TPR等技术考察了MoO_3在TiO_2/SiO_2表面的分散状态,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MoO_3/TiO_2—SiO_2、MoO_3/SiO_2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环己烯加氢和苯加氢活性。结果表明:(1)TiO_2的加入有利于加强MoO_3与SiO_2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O_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提高其分散阈值:(2)当MoO_3载量低于分散阈值时,其HDS、HYD和BHD活性随MoO_3载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在高于分散阈值后,几乎保持不变,能明显体现负载型Mo催化剂在HDS、HYD和BHD反应中的阈值效应;(3)MoO_3/TiO_2—SiO_2催化剂的HDS、HYD和BHD活性都较MoO_3/SiO_2催化剂高,TiO_2能很大程度地改善MoO_3/SiO_2催化剂的HDS、HYD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