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岩》诞生于有强烈政治诉求的时代,无论是学术范式的阅读,还是史料考辩的阅读,追随时代的阐释仍改变不了今天位置上的阅读快感。作为文学存在,《红岩》为我们提供了百折千回的惊险情节;而作为政治存在,《红岩》又为我们提供了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2.
恭城县莲花镇红岩村从2003年始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仍然发现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容易引发公平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二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村级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较为薄弱;四是新农村建设相关宣传工作不完全到位,农民主体性意识有待提高。为此,各地政府应该对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全面、合理的制度设计和规划;积极探讨产业多元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养好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做好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从农民缺位的政府主导改革为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的契约改革。  相似文献   
3.
“红岩精神”形成于山城重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爱国、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实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重庆高校应充分挖掘“红岩精神”的实质内涵,将“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红岩精神”的实质和精髓教育、培养和塑造人才,这不仅是对“红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更是适应时代呼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红岩山药用植物280余种,隶属104科。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文化使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也正是政治浓墨重彩的正面融入文学创作过程,使得《红岩》取得了极大的合法性,加上在文学艺术上的不俗表现,《红岩》成为反响最热烈、普及最广泛的长篇小说之一,被公认为当代文学的经典文本。《红岩》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学难以避开政治,关键是如何让政治成功切入,将文学的社会政治性和审美艺术性更完美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红岩精神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个典型时期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团结统一、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等等优秀的民族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应该在与时俱进精神指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弘扬红岩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陆衡 《职大学报》2006,19(3):38-40
亚热带动植物、"女鬼"与性这林白作品中凸现的三个共同因子,在她的新作<去往银角>、<红艳见闻录>中呈现出了某种承继延续性.通过亚热带动植物与人的同构、女人像"鬼"一样迷人的展示、当下性生活的描述,林白坚持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地理书写,完成了对女性底层的言说以及对性的更接近生活本原的真实或残酷的揭示.  相似文献   
8.
以红岩故事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层见迭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具有经久不衰的美。红岩文学艺术作品可以统称为"艺术红岩",真善美是艺术红岩的审美价值追求。红岩文化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彩,人们需要红岩文化,艺术红岩使红岩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展示。艺术红岩旺盛的生命力有利于人们理性地对待当下的"戏说红色经典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