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近年来,日本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尝试将馆藏珍贵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并在网上公开服务。但从数字人文学角度而言,这些资源存在着"使用范围与规范不明确""公开的数据格式不统一""数字资源的搜索手段不完善"等种种问题,因而可能无法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服务。"京都府立图书馆珍贵文献收藏"项目是将京都府立图书馆馆藏珍贵文献进行数字化并在网上公开服务,于2019年3月推出第一期,内容为明治时期到战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军占领时期)面向外国游客、以京都为主的城市观光指南。该项目采用了CC0协议(创作共用协议零权利协议)使用许可、DOI机制(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IIIF(国际化图像互操作框架),均为世界标准,开创了日本图书馆领域的先河,今后将向全国推广。此次报告我将介绍本系统研发的过程、系统构建的细节。我们还询问了市民与人文学专家的实际使用感受、系统的使用效果与改善意见,也将一并向各位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数字人文研究的图像资源中蕴含大量信息但利用率极低,不能在异构数据库和不同的应用程序中得到有效的共享与重用,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打破了图像资源交换和共享的障碍。[方法/过程] 研究结合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和语义知识图谱(关联数据技术)进行图像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知识发现,对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揭示和知识推理,并通过CNNs算法对图像特征的提取与识别实现基于图像特征的语义检索辅助知识发现。[结果/结论] 提出一套数字人文图像资源整合与知识发现解决方案,并以印章图像资源为应用对象构建"印章知识中心"对以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实践性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不同资源库和平台使用独立的技术框架、资源格式和应用程序,导致存在"孤岛"问题,不同机构在资源共享上存在障碍,尽管近年业界就数字资源集成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但这些研究和实践主要面向发现服务,读者在资源使用和管理上仍然受"孤岛"问题制约。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是由国际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推出的一项技术标准,用于定义一组规范的资源传输接口(API),促进异构平台和资源库对图像资源的交换和共享。文章引入IIIF技术,讨论如何促进用户一站使用和多来源集成资源,并就改进发现服务的性能进行探讨。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IIIF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就IIIF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独立于系统环境;开放的应用建设;保存与使用分离。在此基础上,提出IIIF在数字资源集成中的应用设想。在数字资源集成中,IIIF的主要应用包括:搭建一站资源使用环境;为用户安装专业浏览器;为用户集成资源创造条件;建设虚拟特色数据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