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Information sharing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increasing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With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aring information across organizations has become more feasible. In the public sector, government agencies are also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for addressing policy issues such as anti-terrorism and public health. However, information sharing can be a complex task. Identify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nformation sharing is critical. I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sharing focuses on the interpersonal, intra-organizational,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vel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information-sharing research, discus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formation sharing at the three levels, and provides summative frameworks. These frameworks provide a means to discover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and a systematic way for practitioners to identify key factors involved in successful information sharing.  相似文献   
2.
美国虽拒签《京都议定书》,但仍积极编制本国的温室气体清单。本文基于对IPCC和EPA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的比较研究,并通过对EPA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演变过程、流程和特点的系统分析,揭示其内在机制。以期借鉴较为成熟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完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3.
The traditional focus of intergovernmental services research has been 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not on user acceptance; yet user acceptance of intergovernmental services in each electronic government (e-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affects the ultimate success of the e-Government project. In the e-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context, many governments have invested huge amounts of money and manpower to make intergovernmental services both available and user-accepted, although some individuals have no intention of using them. The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EDMS) is the most popular intergovernmental service in the e-Government project. Thus, e-Government researchers ne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user acceptance of EDMS.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涉及政府间分担的高等教育公共支出比例及其承担的高等教育分项支出项目。依据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和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分析了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要求。以瑞士、比利时、德国、西班牙四国为例,介绍了分权化国家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政府财力配置、历史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影响,总结出分权化国家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五个基本特点。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2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和中国气象局《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对外发布。文章简要介绍了其中有关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及适应对策的评估结果,并参考其他文献,介绍了有关中国的相关研究进展。第六次评估报告和相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生态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主要包括:物候提前,植物生长季延长;物种分布区向极地移动或向高海拔地区移动、树线升高;物种局地灭绝或栖息地退缩;疫病发生频次或强度升高、范围扩大。这些生态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类群间存在一定差异。全球要进一步采取必要的适应和减缓措施,应对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破坏与挑战。第六次评估报告和相关研究对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为制定和提出科学合理的气候变化应对和缓解对策,我国急需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生态学及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共同体是一个超越一般性区域创新府际合作机制的新提法,是综合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的模式探索,对于深化府际合作和区域创新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从府际合作理论出发,提出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析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生成机制,搭建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理念下的府际合作框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从府际间政策协议和专利合作两个维度进行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府际合作研究,发现在政策合作方面参与度较广但合作紧密度不高,专利合作呈现极核效应,域内外专利合作不平衡,行政层面的合作机制还需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创新研发合作中。最后,从共同体意识、合作网络、府际创新合作“多核”模式和一体化的创新政策支撑四方面提出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工业化以来的全球增暖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通过《巴黎协定》设定了“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当前,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相对工业革命前的升温已超过1℃,累积二氧化碳(CO2)排放达到2 390 Gt。因此,要实现《巴黎协定》的1.5℃和2℃温控目标,需要准确估算未来剩余的碳排放空间。文章在概述地球系统碳循环与升温关系的基础上,对未来碳排放空间的估算方法进行评述,分析讨论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和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发布以来在碳排放空间估算方面的国际研究进展,探究了造成估算结果差异的原因并指出影响未来碳排放空间估算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最后,围绕未来碳排放空间的准确估算问题,提出了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文章可为科学界在温控目标下准确估算未来碳排放空间核算数据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