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48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入侵检测系统在图书馆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入侵检测技术作为安全审计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是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 入侵检测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组成、分类、入侵检测过程等进行了论述, 并对入侵检测系统在图书馆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INTRODUCTIONHowtoprotectthedatabase ,thekernelre sourcesofinformationwarfare,isbecomingmoreandmoreimportantsincetherapiddevelopmentofcomputer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 .TheArtificialIntelligenceInstituteofZhejiangUni versityhasprototypedaDatabaseSecuritya…  相似文献   
3.
将基于人工免疫的IPS嵌入考试系统中,建立一种动态防御体系。文章主要介绍嵌入IPS的考试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如何协同工作。通过实验分别可以对未成熟检测器耐受期T、成熟检测器寿命L、匹配阈值β进行合理取值,使系统FP值较低,TP值较高,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性能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布式入侵检测中的数据分割问题,给出一种改进的一致性哈希算法。该算法针对采集的数据包,通过TCP流重组建立TCP数据链,保证数据流的完整性;再通过结点的分组对一致性哈希算法进行改进,并实现组间和组内的数据分配,减少虚拟结点数量;对结点的负载均衡检测和调整策略,改善了系统的负载均衡性。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负载均衡性。  相似文献   
5.
鉴于当前基于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使得基于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显得日益重要。讨论从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代理机制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方案,并对入侵检测系统中主机检测器基于多代理的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难点解析。  相似文献   
6.
罗国权  郭伟  李东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97-99,101
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电子商务、信息交换和游戏服务器。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作为新一代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它主动地对网络信息系统中的恶意入侵行为进行识别和响应,不仅检测和防御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行为,同时监视和防止内部用户未授权活动和误操作行为。本文提出了针对游戏服务器的入侵检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黑客攻击游戏服务器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林鸿 《电子软科学》2007,(12):93-95,97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保障网络安全、防范网络入侵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继防火墙之后的网络入侵防范技术:IDS、IPS、IMS等已经开始在网络中部署和应用。该文通过比较这些技术防范入侵的特点,介绍了如何结合网络安全策略的需求,应用这些技术构筑立体的、多层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入侵检测系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混合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从系统调用,审计日志,网络协议三个层次,分析数据特征,建立相应的检测模型。使系统既可以检测新的攻击,又可以具有较低的误警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技术被引入信息安全领域。本文针对图书馆网络的特点及保护信息的实际需要,设计了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并对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从不同的分类进行分别研究分析,最后提出对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应当改进的地方提出新的想法及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