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79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与舆论     
新闻传媒以最新事态和社会问题为基点 ,反映舆论 ,引导舆论 ,使社会公众能够认清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正确对待各种社会现象 ,提高改革的承受力和使命感。社会公众是新闻舆论产生的主体 ,最新事态是新闻舆论的产生的本源 ,意见表达则是新闻舆论的表现形式 ,三者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对美国的四大球职业联盟纪律处罚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处罚中的程序公正性展开剖析,对处罚中程序不公正时的救济方式进行研究。结合国外案例和我国职业体育纪律处罚中的假球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明确了程序公正性在纪律处罚机制中的核心地位,突出完善我国职业体育纪律处罚机制和健全我国多元体育纠纷救济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研究和践行公共领域和公共舆论构想,发挥其民主调控等功能,急切的不是概念的再造和义理的辨析,而应是建立健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公共领域和公共舆论运行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其中,公共舆论与执政党的互动机制是公共舆论运行机制复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机制体系包含若干具体的运行机制,这些机制的构建与实际运行,将保障公共舆论与执政党的良性互动关系,既使民意得到切实重视与贯彻,又使民意得到理性的引导和调控,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公共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江泽民同志在多种场合、多次会议,一再强调“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突出的位置”,“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本文依据这一精神,试图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探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基本的六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学家对krashen习得/学得假说的异议看到习得和学得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进而认为krashen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的自然教学法对外语语法教学的忽视是不妥的,并从语法教学的意义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诉诸情感与诉诸理智,“一面理”与“两面理”,预存立场的影响,影响说服的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舆论人身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等问题都遵循着传播学的某些规律,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应用能力是文科综合测试中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历史学科的应用能力测试目标主要包括基本观点,主体能力和现代意识等。  相似文献   
8.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工作实行领导的组织形式。审判委员会的职能是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总结审判经验,对审判工作带有根本性问题、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和作出权威性指导,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9.
当前突发事件网上舆论的发展演变与“两新”人员、媒体工作者、社会闲杂人员、网络公关群体以及高校学生等几大网络群体关系密切。因而要重视网上舆论发展趋势中存在的若干最新走向,关注几类网络新技术对网上舆论传播速度、影响深度与传播广度的影响。对此,我们在网上舆论预警、引导和利用网络新技术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红旗谱》与《白鹿原》分别是"文革"前十七年和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之一,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两部作品的题材范围相近,都是描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生活。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审视历史的艺术视角、表现生活所遵循的艺术原则不同,因此作品的艺术面貌和达到的艺术水准也存在着差异,表现出我国当代文学两个时期不同的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