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80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评价是体质综合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重庆市近600名16~18岁健康男女中学生的测试,以及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对筛选体质综合评价中心理指标的相关问题——心身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心身在机能上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其机能水平之间却没有数量上的线性关系。通过较为系统的分析讨论,还初步提出将16PF 中的13项指标列为体质综合评价中的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苏轼与两位山东名士的交游,现存的资料不多。本文讨论了他们交游的情况,收寻材料不遗余力,对苏轼研究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文献通考·经籍考》作者的生平与全书的编制体例及内容,同时力求中肯地评价这一重要的史志目录。  相似文献   
4.
结合图书馆工作实践,浅谈学习《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的体会,并对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5.
苏轼是北宋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一生沉浮于宦海 ,出入于儒释道 ,纵横于诗文词的创作 ,处处以“随”这一人生哲学平衡自己的心理 ,保持自己的存在。可以说“随”是其坎坷人生的心理暗示 ,是其出入儒释道的哲理反思 ,是其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 ,研究苏轼时 ,如果抓住了这个“随”也就摸到了苏轼文心跳动的节律。  相似文献   
6.
苏轼兄弟手足情深,成为千古称美的文学佳话。然而,这种深厚的情谊并不是以二人的种种相同特质为表现形式的,在他们性情气质、文学个性、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实际存在着最重要的异质异貌特征,恰是这些“和而不同”的独特风貌,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与文学生涯中,取得了适合自身个性发展和他人无法取代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诗与散曲体裁虽各有异,但同属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抒情文学。比较马致远散曲与李白诗歌,可以见出李白对马致远的影响,以及他们二人抒情风格的异同。概言之:李白情感狂放而执着,抒情奔放飘逸,语言清新明丽;马致远情感超旷而愤懑,抒情奔迸沉抑,语言典雅清丽。  相似文献   
8.
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得到表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饮酒疏狂,对此,宋代词人在行为处事上都存在着隐性接受。唐宋词中"酒"的意象往往不是孤立出现,而是伴随着以疏狂为代表的文人化情感与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史论文数量众多,质量上乘,主要包括论历代人物和论历史事件。前者论述了先秦至唐朝的众多历史人物,重点是先秦秦汉人物;后者则以其《正统论》最为有名。苏轼的史论文在形式上笔势纵横,议论横生,极具感染力;在思想内容上喜言得失成败,罕及纲常伦理。不仅在宋代占有重要地位,对宋以后的历代史论文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秘书生涯以及文字在他漫长的从政生涯中发挥的作用,使他成为一位"名人秘书"。他卓越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精神,对现今的秘书人员来讲,都具有指导意义。从秘书学的角度来解读古代文人苏轼,也有助于对苏轼进行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