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岳珂继承了宋诗对唐诗的突破,引俗物入诗,以食物为载体展示自己的生活。《玉楮诗稿》中以饮食为题材的诗作反映了当时饮食文化的饮食美学、饮食养生观及饮食消费观。  相似文献   
2.
《儿女英雄传》是我国清代小说家文康所著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在小说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文学界和语言界都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研究书中的疑问副词‘可’,在穷尽性调查全书语料的基础上,对疑问副词"可"的发展,"可"在反复问句中及特指问句中的用法进行描写分析,力图勾勒出"可"作为疑问副词在书中的运用概貌。  相似文献   
3.
陈克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年间词人,诗词文俱佳,尤以词作著称,为前人所称道。在陈克现存词作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仕宦经历等角度对陈克婉雅闲丽的词风的三方面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杨克的诗歌创作一直执着于对中国本土性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进行审视,有效地深度介入行走着的历史语境。他实现了诗学意义上与生存现实意义上的双重“在场”。他从人的生存和时代语境的夹角切入诗歌时,将宏大意图与诗学具象的关系处理得甚为精当,既有效地整合了这个时代的全息图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活现场的鲜活与丰富,又在内在价值观念上显示出高度的历史理性。他善于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对比张力中彰显传统诗学意象的现代哲思。  相似文献   
5.
《儿女英雄传》自成书以来,以其独特的小说情节和生动的语言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研究该书中含疑问副词“可”的反复问句,从结构、疑问度和语用功能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这类反复问句概貌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秦九韶《数书九章》系文中的四言诗句深入研究,阐述其中所表达的用数学方法解决农民耕地、赋税、粮食和住房问题的数学治国主张,这可能涉及秦九韶进行数学研究的动机,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克字号"小麦品种产量因素遗传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克字号”小麦不同育种阶段代表品种产量与产量因素遗传改良的分析,研究“克字号”小麦的遗传改良进程,及其优质高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现代栽培技术条件下,目前推广的品种比地方品种增产近50%(47.1%),收获指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了62.9%和32.5%。90年代以前产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穗粒重的增加,90年代后产量的提高则主要来源于千粒重和收获指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合肥在两汉的商业中心地位得益于寿春的辐射。曹魏政权在合肥的攻防战略具有阶段性调整。曹操时期合肥作为曹魏政权江淮战略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强化,合肥处于抵御孙权进攻的战略中心地位。魏文帝时期,随着曹魏政权国力的提升对东吴采取攻势,此时合肥复失去江淮战略中心的地位,寿春复取代合肥成为曹魏经营江淮的战略中心。魏明帝时期为了抵御孙权实力对江淮的攻势,合肥复作为战略前沿城市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满宠对合肥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使合肥新城处于曹魏政权的战略防御的前沿。而曹芳时期,诸葛恪在合肥新城的惨败再次证明合肥新城战略前沿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刘克庄在其题跋、序文中发表了大量的对诗歌的见解 ,可与其诗话互见 ,后村强调诗人德性的培养 ;追求轻清、简淡的诗风 ;重情性即注重诗歌内在的思想感情力量 ,并要求诗人具备广博的学识 ,丰富的阅历和情感体验等 ,能够比较好地处理言意关系。而这些理论的产生又与程朱理学、时代的审美趣尚及当时诗坛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刘克庄的诗论切中时弊 ,有学有识 ,足见其身为江湖诗派领袖的风范。  相似文献   
10.
"诗可以怨"及其相关论断一直是中国传统诗论的重要命题,它在当代的彰显得益于钱钟书先生的一次演讲,随后重申者和推崇者辈出.然而通过对这个命题的诘问,我们发现:这一命题虽然占有历史的合理性,在逻辑和学理上却是存在一定的漏洞."诗可以怨"一方面并不能恰当地适用于诗歌以外的其他文学体裁领域,另一方面,单纯在诗论领域它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其结果是,这一看似无误的理论命题却极有可能成为文学充分发展的犄角,限制了文学的另一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