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76篇
科学研究   62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9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emerging creative practices of digital collections are increasing in prominence thanks to the access to, and appeal of, data visualizations. Interactive data visualizations, such as a map, timeline, chart, graph, or artist’s rendering of data, enable users to pursue their own research interests within a collection and participate in new areas of research. Use of these data visualizations enhances the scope of the collection and enables a modern and diverse thematic collection to emerge.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question: Does the addition of data visualizations affect how users participate with a research collection? Impacts o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f user-centered design, and analysis of users’ exploratory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Examples of data visualizations used in digital humanities projects and digital collections are presented as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2.
Digital documents in the networke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ways that visual materials can be used in education and scholarly discourse. These new uses raise questions about research library strategies with regard to digitized visual materials as a part of their collections, challenge assumptions underly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or images and their scope, and offer ways in which visual literacy can become a more integral part of the common educationa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3.
随着外语语种的增多,语言迁移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语种间迁移的特征是不仅表现在母语有迁移现象,而且其桥梁作用的语言(英语),也在二外教学中起这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着重从二语习得论的角度,探讨了二外俄语的教学方法,试图克服负迁移,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姓氏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专门研究姓氏的姓氏学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语言国情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汉俄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各各不同,但也不乏共同性。两种姓氏的差异,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而其相同之处,则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5.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的观察与技术统计,从技战术、队员和教练员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队夺冠的原因,同时指出中国队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苏俄政府在华策略经历了一个从联合吴佩孚到促使吴与孙中山联合再到联合孙中山的过程。这种策略客观上促进了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标志的中国北方工人运动发展的高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内政治形势的判断及其活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企业能力与组织边界相关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目前已成功实施的部分图书馆众包案例,对馆藏特色数字资源的规划、建设与服务过程展开分析研究。文章认为馆藏特色数字资源众包不仅利于增强图书馆建设数字特藏的能力,也有利于提升馆员专业能力、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图书馆核心能力,不断扩大组织边界。最后文章提出图书馆需重新审视功能定位,确保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真正服务于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类与藏品和研究相关的教育活动,幕后探索活动在欧美博物馆界颇为流行,近年来逐渐走进国内学界的视野,部分博物馆已经进行了本土化的思考与实践。幕后探索活动是博物馆合理化利用馆藏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如何提升这一教育活动的实践水平是我国博物馆工作者亟待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聚焦博物馆幕后探索活动的相关问题,探讨其概念、意义以及国内博物馆在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尝试总结出几点提升我国博物馆幕后探索活动水平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对象,在使用统计分析和 Web of Science 收录论文的学科结构分析基础上,探讨从学科结构的角度优化调整馆藏外文电子资源的潜在依据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The publication activity of Russian and Belarussian scientists, the degree of reflection of their papers in Scopus databases, and the data on the citation of Belarussian authors in the works of other research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