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曹勇  赵莉 《科研管理》2013,34(8):42-52
专利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作用已从防御性手段转变成战略性工具。通过对118家高新技术企业363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从资源观的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企业专利获取、专利保护、专利商业化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重点探讨专利商业化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专利获取对专利保护、专利商业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利保护对专利商业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利获取、专利保护、专利商业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利商业化在专利获取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专利保护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则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领域,同时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通过有效的专利管理提升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3.
2007年美国竞争法案授权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院NIST启动新的技术创新计划(TIP)取代先进技术计划(ATP)。TIP旨在通过支持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研究,解决美国关键国家需求领域面临的社会挑战。从ATP到TIP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技术创新资助政策理念和运行机制的调整,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本文力图把握美国技术创新政策调整的最新动态,剖析政策变迁背后的动力机制,以期为我国政府技术创新资助项目的设立与实施与调整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考察二战以来美国技术政策的演变过程,阐明对各个阶段技术政策发展的动力、目标和特点。文章指出冷战时期美国技术政策隐含在科学政策中,冷战前夕美国明确提出技术政策,并在冷战后得到发展。文章把美国技术政策发展的决定因素总结为国内因素、国际环境和科学技术特点,并对美国技术政策发展的未来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