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谏逐客书》历来为许多研究者所关注,这篇文章能够使盛怒之下的秦王收回成命,并且采纳处于是非漩涡中人李斯的建议,足见文章说理的技巧和精彩。李斯之所以能说服秦王,理足固然重要,以情动人也是文章打动盛怒之下的秦王的重要原因,可谓情理兼备,相得益彰。此外,文章所体现出来的人才观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强烈的实践价值,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绘本的艺术形态和创作的精神实质在中国传统书籍和绘画中早已出现。而其真正成为时尚出版物,并广为大众所接受却是在近几年。文和图从象形文字开始就有了相辅相依的关系,到了书籍的出现更是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校企联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青岛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在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共同建设了小型自动化培训中心,企业将先进产品和先进技术注入高校,为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训练平台。学校具有良好的实验教学基础条件和高水平教师,实验室开放运行,资源共享,同时利用这个平台为企业推广新技术,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个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培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的崭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Still the Same?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4):373-389
This article analyses whether a specific news event is reported differently online compared to print newspapers. The question is hardly new but has increased in importance as more readers pass from print newspapers to online news. The conditions of news selection and production are discussed departing from the theories of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and media logic, and are related to aspects of audience needs and gratification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norms and standards. A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during the 2010 Swedish election campaign reveal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how major newspapers reported the aspects, issues and actors online compared to in print. Individuals using online news received the sa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lection campaign as those reading the print paper, which indicates a displacing rather than complementary effect of online journalism on print journalism.  相似文献   
5.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是一部在《春秋》、《左传》标点、注释、整理与研究等方面都做出很大贡献 ,因而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训诂力作。但是 ,无庸讳言 ,该书在注释方面也间有可商之处。本文试对其部分《左传》注释提出商榷 ,并加以补正 ,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促进了图书文献资源从单一的纸质印刷物向图文并茂的电子出版物发展.为此,深入剖析了心理--生理机制对电脑屏幕认知与纸张阅读的驱使功能以及给予学生不同的认知感受.最后,肯定了高校图书馆中电子出版物与纸质印刷物之间所形成的互补互惠的共存关系.  相似文献   
7.
神仙道教是由汉末早期道教转变为南北朝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之间的过渡形态,它在教旨、教团组织、传教方式、修行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统治阶级意识和士族观念,长生久视和修道成仙是其最重要的宗教目标。葛洪在广征博引各家学说的同时,经过自己创造性的发挥,自觉地构建了以“神仙实有,仙人可学,长生能致,方术有效”为核心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仙道学说。本文试图从《抱扑子内篇》中蕴含的宗教哲学观入手探讨葛洪神仙道教(仙道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潜移默化的至深影响。从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也就成为充分地表达这些哲学观念的载体,即成为一种儒道互补思想观照下的艺术形式。在计成造园著作《园冶》中,渗透和蕴含着强烈的儒道互补的价值观,同时也包含着计成以及当时居于主流的士大夫造园主人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早期全真教的基本教理教义中,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在自我修持上,全真宗师有着德识双馨的克己追求,注重学识与德行的提升与内省;在积行累功中,有着普济众生的行为践行,展现出兼济天下的仁者情怀;在伦理参悟上,倡导忠孝人伦,主张忠孝亦是修行的修持观,体现了全真对儒家伦理纲常的深层认同与吸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