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48篇
科学研究   6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剑 《收藏》2020,(1):154-161,154
2019年11月14~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承办的"黄宾虹学术提名展·第二届"在炎黄艺术馆开展。黄宾虹先生早在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首任所长时,与时任副所长的王朝闻共同提出了画史、理论和中国画创作技术并行研究的理念,并组织全国知名画家写生创作,形成了理论研究与绘画实践的互动与深化,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十分重要的学术积淀与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2.
在1994年第12期《新闻战线》上,我曾发表《“一字未改”的编辑也应奖》的文章,文中提及一些编辑处理来稿,“为了让部主任、处长、总编看出自己编辑的‘认真’,对人家的好稿叉划叉添、满纸红墨,既是对作品的伤害,也是对编辑职业的一种亵渎。”1996年第l期《中国记者》“编辑杂谈”专栏也发表一文“《从用狗作诱饵说开去》,文中写道:“法沃尔斯基是苏联现代艺术家和写生画家。  相似文献   
3.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从大谢到小谢山水诗的艺术嬗变,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原态山水的客观再现到抒情山水的主观对话,从动态纪游到静态写生的审美观照方式,从陌生化到日常化的取景意象。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生活中,静物油画常常以生活里使用的器物、花卉植物和动物作为描写对象而进行的绘画,不同时期的静物油画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形式和风格,体现着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静物油画的人文情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高薇 《华章》2011,(28)
马蒂斯说:“谁献身于绘画,谁首先就得通晓语言.”一个水彩画家首先必须通晓水彩画的语言.就其本身而言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画面大多具有水色交融的视觉美感,二是绘画过程中要有变幻莫测的绘画表现力.仅此可见,水彩画是一个技艺性很强,难以驾驭的画种,但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7.
一、光源的色彩 光波的长短与混合决定了色彩的变化。科学家把日光分解出全色光谱.从而揭示了色彩的起因。写生时.首先要分析发光源的色彩倾向.才能对光源的色彩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李锐 《科教文汇》2010,(28):150-150,155
色彩是美术基础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色彩教学的习作形式主要是写生。静物色彩写生是绘画训练和提高色彩观察力和表现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用来搜集素材,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设计写生专题,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连续几次的写生活动,在某一话题上有充分的思考和认识。指导专题写生时,教师要分析学生写生习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再观察,再修改,以此循环往复,让学生在写生实践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素描课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石膏几何体、成组结构静物的临摹和写生训练后,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构图、轮廓、大体色调和结构造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个学期,便进入了一个要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重量感和质感的较难的教学阶段。要想突破这个阶段,使学生的静物素描能力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就需要对物象的生动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什么客观世界存在的各种物质是具体的和真实的,自然的和生动的呢?这是因为千姿百态的物体,它们能以各自的特性来影响人们的视觉和感受,反应出它们各不相同的立体感、空间感、重量感和质感的缘故。只有透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