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年初突如其来且全年时隐时现的新冠病毒疫情为标志,2020年充满风险、焦虑、困扰、不安、疑惑、无助和悲壮似乎都不敢回望,不知这一年是怎么挺过来的,不想回忆都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时刻。2020已经成为历史,总归翻过了一页。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以“起、承、转、合”为关键词对布鲁纳以“教育过程”和“教育文化”引领的教育与心理研究的“认知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历史与逻辑进行了解读,展现了他如何从一个纯粹的认知心理学家跨界到教育领域,并力图在教育研究中建立起教育学与心理学平等对话的桥梁,进而通过对“文化”概念的深入理解最终成为一位横跨心理学与教育学且能在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中对教育本质进行探索的教育学家;同时,考察了20世纪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关系演进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教育学在借助心理学实现自身的科学化后,一步步逐渐摆脱对心理学的依附,恢复自己的学科主体地位,并尝试把“科学”与“人文”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熔于一炉,从而开辟教育研究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回望故乡     
杨发维摄影 《新闻前哨》2014,(3):F0003-F0003
没有刻意,全凭自然,土质或者青砖砖墙衬底,一个个木桩,或挂上几件闲时不用的农具,或挂上几件生活用品,墙角则摆放一些坛坛罐罐,大小不一,没有搭配的理念,但给人摆出的就是一幅幅生活的油画。农民以朴实的内心,无意浇灌出一件件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4.
回望     
《围棋天地》2021,(1):17-17
转眼之间,2020年就要过去,在这个布满战疫、居家、停赛、网战、国手离世等从未有过的陌生符号的年份里,《围棋天地》与最诚致的朋友——读者,携手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岁月。虽然步履沉重,但当回望这段经历时,却发现它留下了比以往更深沉的足迹。因为期刊提前编辑的特性,《围棋天地》在2019年最后的暮光中进入了2020年,而它告别这一年的时间相应也要早一些。  相似文献   
5.
福建工程学院在全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之时应运而生。经过6年的改革发展,福建工程学院抓住机遇,精心谋划,快速地从专科步入本科的办学轨道,当前正处于战略转移的关键时期。文章回望了福建工程学院办学6年的发展历程,规划了今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起点超常规十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切入点和4个着力点”等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6.
当你下定决心将要登上一座新的山峰时,难免立志“会当凌绝顶”。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往往在半途中便停顿下来,觉得自己已毫无力气了,哪怕受到别人的鼓励也无济于事。与其望洋兴叹,遗憾地感慨自己不能一览山顶的宏伟风景,不如伫立于当前所处的位置,欣然回望自己已经走过的漫漫长路。俗话说得好,有压力就会有动力。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重点是要如何安排好自己的人生。近年来,“peer pressure”这个词似乎成了网络热词,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不停地参与各种“竞争”。  相似文献   
7.
专业的成长如同人在旅途,一个脚印就是一个阶梯,把脚印连在一起的时候,你会看到越走越踏实稳健的自己……  相似文献   
8.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新世纪的乡村书写获得了喜人的超越和突破:它巩固并发展了在文学总体格局中的传统地位,摄取扫描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写真,农村新人形象登上文学舞台,农民业余作家迅速崛起.然而,新世纪的乡村书写也存在着若干隐忧,即对苦难的浓重渲染,对欲望的过度宣泄,对生活的浪漫观照.只有消解这些隐忧,新世纪的乡村书写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余映潮 《师道》2010,(12):60-61
从教十年,我一直努力做个好老师.但感觉自己做的总有很多的欠缺。轻省回望来时路,整理一些零散的记忆碎片.以此审视自己的教学历程。  相似文献   
10.
袁雅琦 《文教资料》2012,(33):69-71
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一批大陆文人远赴港台、游学欧美,在大洋彼岸用作品诠释了他们心中的乡愁。白先勇的《台北人》和《纽约客》借时空感与死亡意象向我们诠释了深沉的乡愁,是没落的贵族对于大陆的一份思念,也是对于逝去的历史的一种反思与责任。而同样作为“最后的贵族”的张爱玲,其作品中老上海的背景设置,在物欲繁华的勾勒中将淡淡的乡愁染上了繁华尽处的衰颓。相比白、张作品中去国望乡的家国之思,七十年代的三毛远走天涯,流浪只为寻找前世的乡愁。这是一种新时代的乡愁.更侧重于个体的心的皈依。从望乡到朝圣,一代华文作家借乡愁的阐释,完成了个体精神层面的转向,带有思辨色彩.也是时代的投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