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1篇
教育   787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曹操的遭遇     
《课外阅读》2007,(9):52-52
话说有一次诸葛亮、刘备、孙权、曹操四人同乘飞机,突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跳伞逃生。这时候才发现机上只剩下三个降落伞包。大家一阵紧张,这时只见诸葛亮摇摇羽毛扇清清嗓子说:“这样吧,山人出几道题,能答上来的,就跳伞,答不上来的只好自己跳下去了。”其他人没办法只好同意。  相似文献   
3.
4.
曹操“唯才是举“的才性观是对汉代“经明行修“传统才性观的反拨,其独举“才智“的才性观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建安文人的“逞才“风和邺下文学的兴盛.文章围绕建安文人逞才的具体表现,对建安文人逞才与五言诗、即兴抒情小赋、奏章檄文等文体的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的梳理,同时对邺下的逞才环境,邺下文人集团新的宾主关系和慷慨缘情的逞才特点等作出粗浅分析,试图分析探讨曹操才性观与建安文人逞才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出示曹操北征乌桓时的作战路线图)师:北征乌桓,是曹操为了平定北方的最后一战。这场远征,几经波折,原计划经过碣石山,走平坦易行的滨海道,后来遇上大水,只能改道;换成从卢龙塞出塞,但这条道路非常危险,群山峻岭,又常年失修,给行军造成极大的不便。好在一路没有遇上敌人,总算顺利。快到目的地时,先锋骑兵在白狼山被困,乌桓军队主力前来围攻,这是一场敌我兵力悬殊的战争。即使后来曹操获胜了,他也感叹道:“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意思是这场战争侥幸获胜,是上天相助。从此,他的军事版图更加巩固,实现了北征的目的。获胜归途中,曹操来到碣石山,写下《观沧海》。你们认为此时,曹操的心情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6.
曹操的杂言体乐府可分为直写政治理想和借游仙咏怀两类作品,尽管在思想和艺术上存有不足,但其成就和地位仍不可忽视,与他的四、五言乐府中的名篇一道,构成了曹诗完整的艺术画廊,是了解建安诗歌的精神实质和风格面貌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7.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推进了建安文学的发展,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他的诗歌今存的不多,仅20余首,但这些诗歌如同一面广角镜,反映了东汉末年的全景社会,所表达的社会内涵非常丰富,特别是其中忧国忧民的人文思想,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嵇康(224-263),字叔夜,谯郡钰(今安徽宿县西)人。其先姓奚,会稽上虞(浙江东北部)人,因避仇人迁徙至,居嵇山之侧,故改姓为嵇。他早年丧父,有奇才,美词气,学不师授,博览无不精通,尤其擅长于老、庄之学;加之他品貌非凡,人们都誉他“龙章风姿”,因而与魏宗室通婚(据说是曹操的曾孙女婿),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非仪式性音乐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形本来是单纯的器乐演奏、徒歌(清唱)、但歌(清唱加帮腔)和带有局部伴奏的演唱,音乐和诗一向未能全程相配;这种情形到建安时代发生一个大的变化,曹操将自己的诗作全程配以器乐演奏,成为所谓“乐章”,此事对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汉王朝的衰微和崩溃,原先音乐机关保存的雅乐和俗乐都严重亡佚,在建安时代因诗-乐配合新方式而得到促进的音乐创新中,新的“清商三调”渐渐形成;到曹丕、曹睿的时代,新的“清商三调”全面确立,并在后来长期流传。建安诗歌创作的不少问题都可以由当时诗-乐关系的新变动得到某种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余大吉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3):F0002-F0002,F0003
曹操、诸葛亮的文治武功,花木兰的代父从军,可谓无人不知,但要问那个时代的社会日常生活如何,人们却说不上多少,而这却是一个很有趣味很有价值的问题。自朱大渭、刘驰、梁满仓、陈勇撰写的《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出版,这个问题便有了较圆满的答案。可以说,这本书是中国四百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