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9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杰作,我们从中学习的方面很多很多。下面仅撷取两例,来体味《红楼梦》精湛无比的修辞艺术。一、巧用仿词明快犀利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和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做  相似文献   
2.
道教的消灾祈祥法术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贾府,无论主子或奴婢,有的佩戴护身符欲消灾避祸,“仙寿恒昌”;有的炼丹烧汞欲升为神仙;有的打醮设道场欲解除冤孽;有的作法欲诅咒他人等。然而,那些欲消灾者病缠身,欲成仙者命早亡,欲害人者先害己,落了个烟消云散的悲惨结局,无不笼罩着浓重的“悲凉之雾”。撩起悲凉的雾纱,可以窥探出曹雪芹无望找到“补天”良策的苦闷彷徨心情。曲曲悲歌实际是曹雪芹对道教信仰法术进行否定的形象化的“宣泄和标示”。  相似文献   
3.
在<红楼梦>中香菱地位卑微,命运坎坷,她出现的时间、地点与她相关的事件对整部作品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她沟通了神话与现实,在全篇中奠定的是悲剧的基调;作为第一个薄命女儿、第一个家庭历劫、第一对薄命鸳鸯的承受者,她奠定的又是作品结构模式.同时香菱也涵盖了黛玉、宝钗、可卿的某些特质,而作者对她的反谶言选择更加深了悲剧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与苏州有很深的渊源。小说的开场是从苏州的阊门讲起,小说塑造的十二金钗中的两块美玉——黛玉、妙玉均为苏州闺秀,十二伶官来自苏州民间,小说中有很多苏州风土人情的描写。作者曹雪芹先生的舅公李煦曾执掌苏州织造府,至今苏州十中校园内还有苏州织造府的遗迹。苏州书生程伟元发现、续编、出版了《红楼梦》。生长于苏州的俞平伯开创了“新红学派”,成为一代红学大师。新世纪苏州的一群红学爱好者出版了《梦里梦外探红楼》,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红楼梦》与苏州的关系真是千丝万缕。  相似文献   
5.
"脂扮英雄"这一首创的文学词语,可以作为《红楼梦》的另一个书名别称。它是全书主旨精神,也是曹雪芹所以著书的目的。本书汇红楼女性凡108人,以诗、文配图的形式表达出作者对《红楼梦》中脂粉英雄激赏之情。诗、笺为红学名家周汝昌先生配。图为清代红楼名画家改琦绘。本文选编自该书序言。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在我国学史上,之所以产生曹雪芹这位伟大的天才,不仅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他的家庭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红学”之外,还有一个专门研究曹雪芹的祖籍、家世、身世的学科——“曹学”。可以说要想研究《红楼梦》这本书就不能不研究“曹学”。而“曹学”的研究是离不开对档案的研究。因此,在研究“红学”与“曹学”的许多问题时,就需要根据史料记载与档案资料来进行考证。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资料,它所具有的原始性和可靠性,决定了档案能够在社会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发挥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人物形象,融人了作太多的思想观点,所以这一人物形象从他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章通过对贾宝玉情理世界的剖析,认为“情”和“理”的冲突是造成这一人物悲剧的深层原因,是贯穿全书的-明-暗两条线索和作创作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8.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15):57-57
“风流云散”意思是像风一样流动,像云一样飘散。比喻原来聚在一起的人零落离散。语出汉·王粲《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乱离多阻。济岱江行,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例如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四十八回:“自从虞博士去了,这些贤人君子,风流云散。”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一〇六回“:众姐妹风流云散,一日少似一日。”汪曾祺《落魄》:“开饭馆的江西人、湖南人、山东人、河北人全都风流云散,不知所终。”柯灵《鱼书》:“偶然在风晨月夕,想起那些风流云散的故旧,便不禁引起一缕深沉的寂寞。”  相似文献   
9.
杨恩举 《出版广角》2016,(14):84-85
本文通过对《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从形式与内容、版面风格、文化传承、人文意蕴、可读性和易读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曹雪芹风筝艺术》的成功之处和装帧经验,并结合民间工艺类图书的艺术特征,提出当前民间工艺类图书装帧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人生作了种种思考,试图找到一条解决生之痛苦的良药,可是经过一番探索,他不仅否定了现实的人生,而且对出家和神仙世界同样持怀疑态度。只有摆脱了精神上的纷扰和肉体上的羁绊,才是告别人生痛苦的唯一途径,这是作心灵的归宿。这与庄子的避世思想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