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飞 《重庆师专学报》2005,4(6):102-105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武侠电影在这百年中无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近百年来老百姓最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而且在国际上,也是中国最具特色、发展最为成熟、最具竞争优势的商业电影类型。本文试图探讨中国武侠电影的内在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认清我们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这对未来武侠电影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在新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来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增设"武功推拿"课程,可以拓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西北大地上,活跃着一支驰骛近百年的大型武术流派“马氏通备武艺”,它是甘肃的文化品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它们立足西北,辐射全国,以它优良的自身品质成功走出国门,将金子般的光芒撒向全世界,成为引人注目的当代文化现象。文章对通备武艺的缔造者、实践者马风图先生的武学成就和贡献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让社会进一步了解通备武艺,挖掘和创新以“通神达化,备万贯一;理象会通,体用具备”为宗旨的“通备”神韵,使之让它在和谐社会中惠之于民。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武术套路长远的发展过程中,武术的精气神作为一种训练和表演的基础,一直对武术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传统中医中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在古老哲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对武术的文化进行探索,并对其精神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Kung fu”,是中国武术在英语世界的代名词,更是全世界认同的中华文化标志性符号。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考据法对“Kung fu”一词的概念史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法国传教士钱德明于1779年首次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功夫”,并在著作中将“功夫”译作法语“Cong-fou”,含义是“一种道家医学治疗体系”;英国传教士师惟善于1869年开创性地使用了流行至今的“Kung fu”一词,并在中国武术语境下论述了“Kung fu”的内涵,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士、僧侣练习的一种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规范性健身操;英国传教士德贞于1870年至1895年间系统阐释了其对“Kung fu”的理解,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内家功法;至1920年,英文纸媒已普遍将“Kung fu”一词与“中国武术”划上等号。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通过功夫电影迅速提升了“Kung fu”一词的普及,1976年国际权威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正式收录“Kung fu”一词,使其获得了语言学意义上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蔡李佛拳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2013年禅港澳青少年蔡李佛功夫赛”的参赛队员进行调查,分析蔡李佛拳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主要研究结论为:蔡李佛拳是一种低消费的运动,其消费主要集中在学费、服装与器械上;蔡李佛拳习练者对于蔡李佛拳有较高的认同感,习练蔡李佛拳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增加交流、学习其文化;练习频次相对固定,多数选择在晚上进行练习,练习地点以拳馆为主;蔡李佛的传播媒介以人际传播媒介为主。针对蔡李佛拳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文章建议:加强蔡李佛拳的拳史研究;注重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开发蔡李佛拳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探讨太极拳本真的文化内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哲学、宗教学、体育学等理论,从修炼文化视角,分析太极拳思想、技术秉承《道德经》《道藏》等道家、道教文化精髓,探讨太极拳与道的辩证关系。研究认为:道家的“阴阳”“八卦”与“五行”演化太极拳的世界图式;太极拳承袭道家、道教的“身体观”“内景观”的内求文化导向;道家、道教命功的根劲、养炁、洗髓、蓄神构成太极拳的功夫机理;与道之本体的合和向度,决定太极拳修为之高低;道家的“道化德生”造就太极拳性功的客观效应;太极拳的终极价值是以武入道、拳道合一。对挖掘、还原太极拳文化的原初属性,传承并发扬光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发达国家文化的强势侵入,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多元的世界文化环境下,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点的少林功夫舞台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特性,并针对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不但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更要重视与其他资源的整合与交流;少林武剧的对外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在牢牢把握"少林功夫文化"核心定位的同时,还需考虑传播受众的文化特征与文化接受能力、提升"少林功夫舞台剧"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武术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亦可参考采用"武剧"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公报》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近年来,以《大公报》为研究对象的资料选编、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任桐著《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一书,在内容和结构上,新意迭出,卓见纷呈。该书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利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1927年到1937年《大公报》诸多政治改良思潮,对《大公报》的政治言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说,它的问世,推动了《大公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孔祥熙在抗战之前对通货膨胀的否认虽然在学理上讲不通,但其目的是为成功谋划和推行法币政策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孔祥熙在抗战初期虽然对通货膨胀政策持谨慎和保留的态度,但掩盖不了他当时密谋采用此政策解决财政困难的事实;孔祥熙在抗战中后期虽然找出种种理由来否认通货膨胀的客观存在,但都掩盖不了他企图在通货膨胀问题上自欺欺人、推卸责任的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