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武术内家拳与道教同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家拳拳理的核心思想即道教的"道"的核心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练或研究内家拳,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领悟经典传承。道教内丹之学,源远流长,其养生观是一个注重有机整体的体系,是科学的养生观;内家拳的拳理体现出许多道教内丹养生思想的生命观和修持观,其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
以男生21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实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太极拳教学后,男女大学生在有关"平衡"和"身心合一"两类健康保健意识的比较,发现男女生在这两方面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异同,对此作深入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和安静状态下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19~24周岁女大学生38人,按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太极拳运动组(20人),另一组为对照组(18人),太极拳运动组女生进行每天1 h,每周3次,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为期8周的太极拳运动锻炼;对照组女生不进行任何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观察锻炼前后心境以及安静状态下血浆-βEp的变化结果表明:1)太极拳运动组女大学生实验后心境状态在精力,自尊感两个积极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实验前,而在紧张、疲劳、抑郁3个消极心境分量表上得分皆显著低于实验前,TMD总分显著低于实验前,心境状态得到改善,对照组女大学生的心境各分量表得分在实验前后无显著变化。2)太极拳运动组安静状态下-βEp含量实验后显著低于实验前;对照组组女大学生血浆-βEp含量实验后略低于实验前,但无显著差异3)血浆-βEp含量的变化与心境的变化呈现相关性,且血浆-βEp可能是介导适宜运动改善情绪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人群日益增多,与肥胖相关的各种疾病发病率也增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重视自己的饮食结构,并自发组织和参与到太极拳等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中去。对64位离退休中老年人进行1年的太极拳锻炼,并给予营养饮食指导,对他们参加锻炼前后的体成分情况进行测定和比较,揭示长期太极拳锻炼和饮食调整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潜在关系,并提出相关的锻炼和饮食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组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太极拳与其他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手段相比较,康复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内家拳以佛道两家理论渗透融合为基础,以丹道、经络、阴阳为本体,有着不同于其他拳术的特殊的训练理念、习练方法、技击技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的深邃精微和独特性。但是在现有的武术竞技体制下日渐势微,逐步退化,挖掘、整理、继承、大力扶持和发展内家拳术已成为武术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以古人的拳论为依据,对太极拳盘架子中的中正问题、呼吸问题、内气问题作了诠释。认为中正并非立身中正安舒;呼吸应取忘息,顺乎自然;气只应作气势、意念、存想解,并不玄虚。  相似文献   
8.
为使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练太极拳,能真正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并健”的修炼效果,需大胆更新教学理念和变换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中的阴阳哲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华古文化的滋润下产生的太极拳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成长 ,不论在理论和技法上都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和中医学的精髓。而对阴阳哲理的理解和太极拳中的阴阳哲理的把握是学好太极拳关键之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六字诀与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健身的不同效果。方法:将62位中老年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参加六字诀养生功法和太极拳训练,并对两组训练前后身体机能测试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结果:经过六字诀和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女性身体机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但两种锻炼方式有着不同的效果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不同锻炼方式对中老年女性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